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第一次离别的电影的观后感合计(5)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03
我得承认,自始至终,我都是站在纳德(中产阶级,上层精英阶级)这一边。纳德在法庭上质疑瑞茨钱去哪儿的时候,导演两次把镜头给了她丈夫,我看到她丈夫游移的表情。那时候我便认定钱是瑞茨的丈夫偷了去,因为他也来过纳德的家里,可以拿到钥匙。潜意识我会认为,这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家伙,还进过监狱,一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电影最终也没有说明这笔钱的去向。我还想,一定不要跟有不明历史地人来往,否则引火上身。又想,怎么能这么想呢?……
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气氛一直保持着紧张,导演把握很有度。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这次我可能看懂了,大学那会估计没看懂吧。

第一次离别的电影的观后感合计56句


瑞茨和西敏的对比。瑞茨,为了在她丈夫面前掩饰自己被车撞而流产的罪过,而把责任推在纳德身上,影片最后才让其亲自道出真相,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妇女。而西敏,却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抵押房产保释丈夫还是在私下与瑞茨丈夫谈判的事情上,都是很有主见分寸的。就像影片里,两个家庭的女孩在法庭上读的那段历史知识,社会分成两个阶级,上层阶级和普通阶级…也许,导演刻意如此安排,为的说明,这样的不平等还将在下一代继续延续下去。
04
开头几分钟的镜头都是关于这对夫妻要移民的争吵,我以为这就是本片的中心路线了,后面应该是一直围绕着要不要出国来进行的吧。然而这只是一个小插曲,整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走的朴实风,对发生的事件及人物的反应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并且区别于欧美的大片,一点背景音乐都没有,完全是活生生的对于生活以及现实的思考。对于片名一次别离,就看完整个片子的感受来说,更多的是指阶级之间的分离,既是思想的分离,也是中产阶级和低层人民的分离。
阶级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物质环境,更多的是教育、思想、理念这些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影片中有一个片段,瑞茨的丈夫本来答应第二天来纳德家工作,结果看到还是瑞茨过来,问她丈夫为什么没有过来,瑞茨解释追债的人一直找他,但是纳德却对这个回答没有任何回应,只是在最后强调如果你丈夫不能来,至少提前两天让我知道。正因为每个阶级有各自不同的生活,中层阶级常常会对底层人民的生活视而不见,就像人温饱满足后是不会去顾虑那些还在挨饿的人的,本性使然而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