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马说观后感400字细选(5)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马说读后感400字
从古至今,许多遭贬或遇挫之人,总爱仰天长叹天公无眼识良才。至此,才有了韩愈老先生的著名理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虽有千里之能,不以千里称也。
我不了解韩愈老先生当时是何种心态,也不明白为何古时候有众多良才被埋没在历史尘烟中。但我有一点不解:既然是千里马,为何“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如果真有盖世之能,为何只甘于平庸,而不去寻求机遇呢?
“毛遂自荐”的佳话至今有口皆碑。他起先只是一只常马,但他怀着“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请处于囊中,得脱颖而出”,最终合纵成功。
尽管现在你只是一匹常马,但没有关系,只要你在槽枥之间怀有一颗自信之心,拥有一份坚定,等到伯乐到来之时,才美必定外现。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不要只感叹命运的不济,而要静坐等待时机。机遇就像随时可能短线的风筝,此时,勇于自荐尤为重要。否则,可能就在你忧郁的瞬间,成功与你便失之交臂。
陈景润当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但他有幸碰见了好的伯乐,于是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
寻找赏识你的伯乐至关重要,但早伯乐来临之前,你要有充分的准备。聪明才智,能力本领,是一切成功的基础,有了才干才会有自信的资本,才会有机遇的垂青,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导语:一篇
关于马说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马说》这篇文章,读得即认真又仔细。
《马说》的作者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此文写于贞元11年至贞元16年间,这时的作者初登仕途得不到重用。曾三次上宰相求擢用,但没有达成,便写下此文来抒发“伯乐不常有”的情感。

马说观后感400字细选76句


《马说》这篇文章写的是刻画出一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千里马”因为得不到“伯乐”的发掘,又因为“食马者”用不适当的方法去饲养和对待这匹“千里马”,从而导致了“千里马”被埋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把自己当作“千里马”,把发掘他的“伯乐”当作是“伯乐”,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是“食马者”,在最后,食马者还因不懂的是别“千里马“而感叹:”“其真不知马也”中可以看出“愚妄的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而把有才能的人流失。此文直接地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对于不识人才,埋没、摧残人才的行为发出了强烈的谴责。这篇文章巧妙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韩愈本人比做“千里马”;将中用韩愈的人比作“伯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