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沈从文生命观后感600字汇总(3)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再一次礼赞了人类纯良天性中的本真,每一个生命主体都浸润于宇宙大道之中,心灵是与其最为直接的感应所,顺应内心即是对天命的另一种顺承与通达。
主动的选择与取舍是对自身命运的把握和对生命追求的笃定,同时更宣示着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人类生命的脆弱,提醒人们要敬畏自然,珍视生命。大老天保的死,在其父亲船长顺顺及二老傩送的主观意识中无疑是被掺进了人为因素,认为渡船老人对天保说媒之事的模棱态度及拖延是肇因,而实际上,即便是由于说媒未成才使天保决然做出乘船下行的决定,但在河中的浪起船翻也并非能为人左右,自然的力量及其神秘是不可测度的。尽管大自然有时带来的是灾难,如春水高涨冲走民居,雷雨击倒白塔,等等,但在作者的意识深处,对于这种自然力是持有敬畏之情的,对于原始的超验性的东西仍持有内心的虔诚,由“天保”与“傩送”名字中所寄予的含义便可略见一二,一个是为天所保佑着,一个是傩神送来之子,因此,作者在小说中赋予二人美好的体魄及人格品质:“结实如老虎,却又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

沈从文生命观后感600字汇总90条


”⑩当地人对于天神的重视本身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但作者也并非完全将人至于这种超验之下,他一面感恩天神,一面也赞美生命个体的顽强,对于出身贫苦的翠翠的成长,倾注了欣喜之心:“在一种奇迹中,这遗孤居然已长大成人”{11},在讶异于冥冥奇迹的无限力量之余,更多的是对个体存在的体认与凸显,这表面上看似乎是天意与人心之间存在着某种错位与缺隙,但这也恰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作者对于生活与生命状态的剖析并反思,一方面经由对死亡的抒写来获得,另一方面则直接体现在对茶峒山城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中。相比于有着曲折故事性的死亡抒写带来的沉重感,后者尤其显得琐碎及闲散平淡,二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命的完整形态。这座小城,沈从文置于其中而同时又抽身立于其边上,将其视为一个生命观照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