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楢山节考观后感300字集锦(5)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食物、生存和吃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在蛮荒的艰苦生存条件下,吃代表着活下。片中的父亲和六岁的小女儿相依为命,未来难以预测,父亲要将如何生存的技能传授给小女儿。飓风很快来了,洪水和瘟疫也接踵而至,死亡就在不远处等候,但那种守护家园的南国精神最让人感动,不畏生死,不惧一切。电影出现的"巨大野兽是原牛,两百万年前牛的始祖,这群凶猛的动物所到之处,摧毁一切。这种代表原始的生物代表着小女孩内心的恐惧和蛮荒式的生存能力,最终勇敢的人会直面内心的野兽,无所畏惧。片中蛮荒文明式的生存法则和日本导演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在看待生死这个问题有着共通的东西,也许蛮荒和生存让人不得不学会对亲情冷漠,对自己残酷。
除了对蛮荒文明的思考,片中另一个闪光的地方在于小女孩心中那个宇宙和谐统一的世界观。宇宙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牵一发则动全身,它会自我修复,就好比大家熟悉的蝴蝶效应,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所以永远不要庆幸他人的苦难,当万物合一的宇宙开始自我修复的时候,谁都会付出代价。最终一切都会好的,小女孩也会近乎顽固的活下。
抛开故事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创作者的世界观,影片的摄影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就是最好的佐证。饱含诗意的摄影,优美磅礴的配乐,小女孩不留一点痕迹的表演让这部电影像一首充满了爱与勇敢和生命气息的南国赞歌。一个关于生存和传承的故事,一代代的繁衍与延续,它让你很难相信这是29岁导演贝赫?泽特林的电影处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