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86句



杭州这个城市繁华而唯美,每一年发布的平均工资数据都挺高的,甚至经常让我们调侃自己是拖后腿的那一个。而杭州的房价也挺高的,上涨的速度,也是远超于大多数人工资上涨的速度的,但是每年仍然有一大批的人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来到杭州,学习,工作,或者生活。
穿行在这个城市,总能看见远处有工人挥洒汗水,让一座座越来越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清洁工们起早贪黑勤勤恳恳,让这个城市始终保持着光鲜亮丽;阿里网易在这里蓬勃发展,让杭州始终保持着一份硕大的名气和实力;一批批创业者在这里寻找机会,脱颖而出,给这个城市增添了更多的活力和故事;也有很多普通的我们奋斗在这里,偶尔吐槽一下日益上涨的房价和难得消退的雾霾,却依然对它死心塌地,爱得深沉……
大概不仅仅是文艺青年喜欢岁月静好,大多数的人应该都会想要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因为岁月静好也就意味着富足的物质条件,充裕的时间,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前未经世事的时候,我经常大言不惭的感慨岁月静好,现在想来真是无比的羞愧,哪来的自信,又哪来的勇气和资本如此做作。
也在初为人妇花前月下的时候,觉得嫁给像我老公这样的人,我的人生一片岁月静好。
这些都不是错觉,或许在一定程度上,也真的曾经达到或者未来终会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只是,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实现这样的岁月静好,需要有人为之付出多少。而当时的我,对岁月静好的理解,也仅仅是停留在享受结果的层面,而忽略了其中的过程。
生活的窘迫和工作的压力以及社会的纷纷扰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存在的",只是有的人在前半生扛起了更多,所以换来了后半生的轻松;只是有的人扛起了双份,甚至更多,因此换来了部分人的轻松前行。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或者,某一个阶段的自己,替另一个阶段的自己负重前行。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我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坐在阳台晒着太阳看书追剧,不做家务只撒娇,悠闲的度过一天天的时候。此时的老公,之前为了让我上班更方便,我们一起住在我当时正在上班的公司附近,因此,他去上班,需要每天来回驱车64公里,历经两个小时。后来因为我跟领导起了一次冲突,一时任性,我便不再去上班。那段时间,他刚刚启动一个新项目,每天起早贪黑上班下班加班,还因为不放心我一个人待着,他一天完成跨越大半个中国的出差,订早上五点的航班飞往另外一个城市,然后在当天半夜飞回杭州。当时新项目的忙碌和复杂经常导致他晚上失眠,但即使每天晚上只睡两个小时,第二天他仍然需要早起工作一整天,甚至需要加班,回来还要照顾我,听我把女人一天要讲的七千句话讲完。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两个月。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他枕头上开始出现掉落的头发,黑眼圈日渐加深,饭量有减无增,而我一天天没心没肺不操心,脸色像是某种动物般白里透红,他在前方冲锋陷阵的时候还有我这个后顾之忧,多忧心…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86句


…我开始意识到即使不分担经济压力,我能做的还有很多。这让我对家庭的定义以及我们未来的分工有了新的思考。在这之前,我是如此不走心不过脑。
朋友公司的电话营销部门,每个人都是三千的底薪,如果每个月的成交量低于六单,则拿不到任何提成,超出六单才能在3000底薪的基础上拿到提成,三个月不出单就直接被开除。3000的工资,在杭州是很难生存的,甚至可能租房都不够,所以每个人都得拼命的奔跑,才不至于被残酷的规则击倒。很多时候,到了下班的点,他们也没有一个人离开办公室,在很多个周末,也依然有一大波人主动要求加班。而他们的脸上,虽然偶尔有焦虑和沮丧,但更多的还是憧憬和昂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一点点变好,又何尝不是岁月静好的另一种形态呢?
我现在所理解的岁月静好不是衣食无忧,随心所欲,更多的时候是在意识到生活在某一个阶段并不那么美好的时候,依然热爱着生活,并且为之努力,尽自己所能让它一点点变好,它们是工作,家庭,健康,梦想,以及我们在意的点点滴滴……
有些担子,也许很重,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我们的步伐才能如此稳健,如此有力,我们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才能如此明显。而在起起伏伏的人生旅途中,正是因为我们有所付出,我们的内心才能如此安然。
在岁月静好中,我们负重前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岁月静好……
大学同学S一毕业就结婚了,婚后不久怀了孕。本来她想等孩子满一周岁就出来工作,可是她身体底子太差,生孩子时落下一身病。老公体贴她,让她安心在家照顾孩子,不用考虑挣钱,他一个人能养家。
从此,S便一心一意在家做全职太太,再不考虑上班的事。几年后,S又生了一个二胎,更不想出来工作了。
两个孩子都上了学,S有了大把休闲的时间。她经常在朋友圈晒照片,美食,旅游,帅气的老公和两个儿子,还有宽敞明亮的家,让我们这些苦哈哈的上班族羡慕得红了眼。
我偶尔和她聊天,夸奖她老公能干,一个人能养四个人,还把日子过得那么滋润。S总是表现得不以为然:“男人嘛,挣钱养家是应该的。”
当初体质虚弱的S,经过这么多年的调养,已是珠圆玉润,看着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她时常在朋友圈发一些文字,大多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内容。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86句


她微信上的名字干脆就叫“岁月静好”,我常常加班到深夜刷朋友圈时,一低头看到她的头像就忍不住心生悲凉——同学不同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那么大?
春节刚过,公司要举办一个大的商务活动,我负责采购红酒。记得S的老公就是红酒经销商,于是给她打了一个电话,要了他老公手机号。
电话接通,S的老公听我说明来意,很是兴奋。他说去年和我们老总推销过他经销的红酒,但是没有签成,这次希望我能在老总面前多美言,促成这个大订单。
我们约好时间,让他送几个样品过来供我们挑选,当然,最后签单还是要老总定夺。
S的老公把红酒样品送来时,老总正好在市里开会,让我们把红酒拿过去,等散了会一起去饭店吃饭。
很快到了老总开会的地点,老总说马上出来,让我们在车里等他一会儿。
S的老公执意不肯在车上等,他说这样不礼貌,就站在车旁等着。北方二月里的天,和冬天差不了多少,温度还很低。我怕冷不愿下车,就在车上坐着。料峭的寒风里,S的老公西装笔挺地站在外面。
他和我只隔着一层车窗玻璃,脸上冻得起了一层鸡皮疙瘩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带着谦卑的笑容,专注地看着会议厅门口方向。
等了二十多分钟,我们老总终于出来了。S的老公赶紧抢步迎上去握手,我也下了车。我们老总握了一下他的`手,有点吃惊:“你的手怎么那么凉,没在车里等我吗?”S的老公连连说:“没关系,没关系,车里太闷,正好透透气。”
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品酒。
酒桌上,为了表示诚意,S的老公一杯接着一杯地干,把我看得心惊肉跳。我劝他少喝点,酒喝多了对身体不好。他笑,没事,已经习惯了,经常这样喝。我这个老板说得好听叫“总”,其实就是销售员,不喝酒怎么卖酒?
中途的时候,S的老公说去一下洗手间,我看他脸色十分难看,就追了出去。洗手间门口,一股刺鼻的酒味迎面而来,S的老公弯着腰在洗手池那吐,表情痛苦不堪。他看到我,强颜笑了笑,继续吐。
我默默退到门口等他。想起S秀的那些幸福,不由苦笑。她一定不知道自己老公的工作会如此辛苦,那些光鲜背后,就像他穿着单薄的春装站在寒风中等客户一样,不过是咬紧了牙关的支撑。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86句


青春年少时,我并不曾懂得自己那些快意活法,都是来自父母的躬身托起。我迷席慕蓉的诗,做琼瑶的粉,为赋新词强说愁,唯独没想过父母的辛苦和劳累。
婚前,我甚至在家里没有洗过衣服,更没洗过碗,婚后也整天在父母那蹭吃蹭喝,吃完抹嘴就走。曾经有年轻的同事看到我的手,无不艳羡地说,姐姐三十几岁人的手,竟如同婴儿般柔软白皙。我洋洋得意,自诩丽质天生。
记得那一天,妈妈手上的戒指摘不下来,让我帮忙。摸着妈妈的手,感觉那么那粗糙那么僵硬,心口不由一紧。低头看时,发现指尖全是裂口。大的裂口上,贴着医用胶布;小的裂口,一个个张着嘴,仿佛诉说着经年的辛劳。
我满心愧疚与感动。妈妈这双粗糙的手,为我承担了太多的累,我却一直以为那是天经地义。
众生皆苦,没有人会被命运额外眷顾。如果你活得格外轻松顺遂,一定是有人替你承担了你该承担的重量。
那个替你负重前行的人,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他(她)总是怕你太累,而把最多的重量放在自己肩上。如果一个人对你好,绝对是命运的恩赐,而不是理所应当。哪怕是夫妻,哪怕是父母。
你要学会珍惜那个人。
印象很深的一次,那时我的餐厅刚开业不久,我在一楼吧台里准备关店,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女生。
她指着一款面包问我多少钱。
我跟她说:“26。”
女生犹豫了一下准备走,我又和她说,晚上打8折,她还是冲我摇摇手走了。
那一刻我有些心疼,我想一个人努力就是为了任何时候让自己保有选择的权利。
累的时候就打个车,冷的时候就买件外套,不开心的`时候就奖励自己一顿大餐,不需要看价格只点想吃的。
不委屈自己,更不让自己再受累。
钱,买不来所有的东西,但起码它可以让你活得顺心。
末那公司里已经有三位女生月薪过万了,我的助理就是其中一个。
我问过她,工作辛苦吗?
她说:“辛苦,但很有安全感。我原来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感情上,一分手就像失去了全世界,现在分手,难过不超过五分钟,就又回到工作里,一忙起来什么都忘了。”

岁月静好负重前行观后感汇编86句


努力,或许无法抵挡人生中的某些伤害,但是它可以让你有权利开始一段恋情,更有能力随时从一段感情里抽身。
亦舒曾说过:“一个人终将可以信赖的,不过是他自己,能够为他扬眉吐气的,也是他自己。”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别人赋予的,是自己给自己的,你不用担心喜欢的人在哪一天会变,更不用因为一场失恋就把自己全盘否定。
人心易变,但属于你的学识、经历和能力不会变,这些才是你最大的安全感。
末那认识一个很有名的主持人,她家是小地方的。上高中的时候,她说想做个主持人,就总被同学嘲笑说异想天开。
她和家里人说要考传媒学院,所有的亲戚都反对,他们说:“你快得了吧!那传媒学院也是你能想的?
人家那些学传媒的都是富家子弟,长得好看声音也好听,哪是你能比的。”
她并没有因为这些话而放弃,反而开始每天清晨起来念稿子练习发音,还学着写官方的稿子,周围所有同学都把她当个异类隔离起来。
后来她考上了浙传,毕了业从实习记者一路升到了主持人,现在已经嫁人,爱人是一档节目的导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