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000汇总(5)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门前有座青铜的雕像,那人未完全舒展的眉毛好像在思索着什么,双眼凝视着远方,拿着香烟,穿着长袍,坐在石凳上。他就是世人皆知的鲁迅。先前,我也曾了解过鲁迅,读过他的几篇著作,在绍兴的故居,也领略过一番。如今,来到了纪念馆,在一个多小时里,我们望着墙上的文字与图片,展柜里的文物,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位人物不平凡的一生。
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当时的上海又是英国与法国的租界,一位文学家的薪水是不稳定的。即使有郁达夫这样知心好友,鲁迅的一生的艰苦也只能藏在心中自己咀嚼,病痛与国难,像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肩膀上。同伴们一个一个被逮捕,离他远去。他也只能悲哀,叹息。一次次的危险,一次次的避难,疲惫与心力交瘁轮番攻击。
年仅55岁的鲁迅,在一月时得了胃疾,忍着剧痛的他仍然坚持写作,最后的一本创新之作《故事新编》出版,6月,身体略有好转,鲁迅及身边的人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但,造化弄人,世态炎凉,他在18日黎明前疾病发作,气喘不止。逝世!
纪念馆中,鲁迅去世时的面容完好的保留下来,他安宁的死去了,白色石膏复制的脸上,有鲁迅的几根胡须和眉毛。慈祥的脸,安静的面对着死神。
鲁迅死去了,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中国的“民族魂”离去了。在遗留下来的影视资料里,鲁迅的葬礼上,人潮汹涌,有悲愤的脸,仇恨的脸,以及被泪水肆意流淌的脸,和握紧的拳头。人们环绕在他的灵柩前。毛主席,宋庆龄,郭沫若,郁达夫,都为这个谱写了中国新篇章的传奇人物的死,而伤心,而感叹。
鲁迅死了,是悲的,但他留下的文字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是喜的。鲁迅虽然离去,精神永不朽。即使他在黄泉路上,也不会默默叹息了,因为他是抱着中国成为强国的志向离去的。岁月匆匆地向20世纪告别了,上海这一隅之地也变为繁华的大都市。但人们不会忘记那座坐落在虹口区的纪念馆,诉说着一位中国“民族魂”的一生光辉。

鲁迅纪念馆观后感1000汇总90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