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远望纪录片第三集观后感汇编

2022-05-27 来源:百合文库

远望纪录片第三集观后感汇编90句



望长城纪录片观看之后怎么样写相关的
望长城纪录片观后感1
过了多年后再回看这个页面,发现看过的人很少,很是遗憾。看过不少国内的纪录片,我认为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之一。
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我会选择真实、自然、亲切、乡土气息,那种朴素的人文视点令人动容。拍摄于21年前的记录片,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但它有种内在力量打动了我。我喜欢穿插在片子当中的陕北民歌,更喜欢片中出现的许许多多普通人的形象和片段。它虽然是关于长城的记录片,但却没有忘记捕捉人们的生活状态,毫不吝啬的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大量的镜头。而他们在面对镜头时,也一扫拘谨和僵硬,谈吐朴实自然,摄影机虽然跟踪拍摄,但却能让人忘了它的存在,想必影片背后有一段相当长的沟通过程。
在华山脚下的韩城司马迁祠,一个修鞋的老汉和主持人交谈的场面,让我忍俊不禁:"这里没有长城嘛,这里主要就是一个司马迁。我们这地方文人多一些。上了死牛坡,秀才比驴多。"主持人没听清后面这句,询问的时候,老汉埋怨他说:"怎么没听清啊,还是拍电视的呐,连那么几句话都记不住--"然后乐呵呵的笑了,主持人也哈哈大笑。我好久没在电视节目中看到这样融洽、自然的采访场景了。这种与群众真正打成一片、不分你我,不端架子的采访风格是我所喜欢的。
临洮教地理的孙老师也让我感动。为了找到秦长城的西端,孙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调查了近20年、把周围地区都跑了个遍,家里桌上摆满了各种地图,地上堆满了寻找过程中发现的秦代器物。过去普遍认为岷县是秦长城西端的起点,但孙老师经过不懈的实地调查,确认临洮三十里铺才是真正的起点。
还有带主持人上土龙岗的农妇和她的女儿、司马迁祠"讲古"的老人、临洮中学一脸灿烂笑容的孩子们、拨开长城梁夯土的老乡、用手讲价的地毯市场的年轻人-- 出现在镜头里的每个人都那么亲切、实在。主持人也一样,如果不是他质朴、真诚、风趣(有时候还挺可爱)的采访作风,我想这部片子带给我们的感受会逊色许多。这个主持人叫做焦建成,一副西北汉子的爽朗、憨厚模样,这部片子播出后很多人喜欢他。查了下,他竟然是出生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纳达齐牛录乡的锡伯族人,也有自己的blog。现在年近50了,还在cctv工作,只是很少出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