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餐桌上的历史读后感总汇(2)

2022-06-20 来源:百合文库

餐桌上的谜底读后感1
孩子是家庭的宝贝。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这自然成了家长们的头等大事。
《餐桌上的谜底》就是讲的就是一位智慧妈妈的教子故事:“我”羡慕邻居家每天晚上的大鱼大肉。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去问妈妈,邻居为什么每天都有大鱼大肉吃呢?妈妈把“我”带到一个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块土方让“我”挖,“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挖完。妈妈领了20元,买了鱼和肉,把早已没力气的“我”背回家去。吃着辛苦一天才换来的鱼和肉,“我”明白了邻居餐桌上的.谜底——吃苦。
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联想到爷爷常对我说的话:“小亏不吃吃大亏,小苦不吃吃大苦。”爷爷常说,孩子很小时,父母让他吃点苦是好事。如果父母承担了孩子的责任,虽然免掉了孩子的哭闹与纠缠,但是却剥夺了孩子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这其实是很大的危害。古代孟子也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意思也是一样的,都告诉我们要善于吃苦。《餐桌上的谜底》一文中的妈妈不正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吗?
不只有中国才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国外也是。美国男孩子12岁就会给邻居或自己家里修剪草坪、送报,赚零花钱;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如对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一毕业就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学习。这样既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又不耽误学习。只有从小经受了这样的教育,孩子才会获得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
俗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千年前,古人就知道“吃苦教育”。现在我们更应该执行这种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才能使华夏文明更上一层楼。
餐桌上的谜底读后感2
星期日,我闲着无事干,便从书柜中随手拿了一本《心灵鸡汤》,翻开了书本的第一页,映入我眼帘的是《餐桌上的谜底》一文。看到这个标题,我不禁心生疑惑,为什么题目要取名为《餐桌上的谜底》呢?算了,不管这么多了,先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