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京城烟云读后感800字精选(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她静静的呆在那里,放弃自己生而为人的所有权利,接受着道德,礼教给她的重重束缚。曼妮的结局是最惨的,我认为甚至比素云还惨。素云虽然过了浑浑噩噩的一生,但是最后是慷慨赴死的。而曼妮,这一生最为珍视的“贞节”最后却被日本兵随意的践踏着。看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我在想:“如果能够给曼妮再一次的生命,她会不会勇敢的冲出束缚,去追逐原本就应该属于她的美丽爱情和人生。”旧的道理伦理用一个道貌岸然的贞节牌坊毁了曼妮的一生。而林语堂先生用曼妮的死撕掉了这种蹂躏女性的教条,规矩的最后一条遮羞布。
与旧向对的是不断更新的木兰。我喜欢木兰。喜欢她的洒脱自然,喜欢她的胸怀大度,喜欢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书中的姚木兰经历了很多的坎坷,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木兰,让她从对家人,朋友的小爱升华成对整个民族和人类的爱。剛开始的时候,木兰还是一个小姑娘,我看到了她对难友暗香的爱,对好友曼妮的爱,对父亲的爱,后来西山之游,我们看到了少年木兰对立夫的爱,那种少女怀春的期待,让她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在山峦之巅自由的飞翔。后来立夫被囚,木兰勇闯牢狱把立夫救出来,这是一种多么深情的爱。书中对于木兰的描述我最喜欢的是对她处理孙亚出轨的那一段。她和父亲商量之后,两次单独约见曹丽华,后来又将曹丽华带到家中,让她成为全家人的朋友。一则避免的一场家庭悲剧,二则结交了一个新的朋友。既保留了孙亚的颜面,又让这件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真是高明至极。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看到了她对孙亚的爱,也许在她眼里,孙亚就是个偶尔贪玩的孩子。甚至我看到了她对曹丽华的爱,她尽量的保全曹小姐的尊严,还给她两种选择来处理这个尴尬的局面。以上这些都是小爱,在小说的结尾处,我看到木兰的爱升华成一种大爱,她在逃难的途中不断的收留失去父母的儿童,还有弃婴。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日的初期,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战乱而死去,而孩子在民族的希望,木兰用无条件的大爱,用母性的温柔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生命。而中国恰恰是有成千上万这样美丽而伟大的母亲。木兰的成长有两个特别明显的节点,一个是她爱上立夫,在对立夫的爱中她找到了自我。另一个是送阿通入伍,全家进入逃难大军中,一路救助孩童们。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放下自我,融入到伟大的群众中。当然木兰是不完美的,她的性格特征受到时代的一些约束,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我更喜欢,往往过于完美的东西我觉得不够真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