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再别康桥读后感五百聚集(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再读徐志摩《再别康桥》,别是一番感叹。
徐志摩曾多次访问康桥,也曾写下数篇有关康桥的脍炙人口的文章,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他曾醉心于古老、宁静的学术之地康桥,在河光林色的康河,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可是在他最后所写《再别康桥》的诗作里,再也没有“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之情,也不再热切的希望再见游地,而只是悄然地的抒发着那种“绝对孤独”的感受,他是“轻轻地来,悄悄地来”来这旧游之地。
在这里,他要倾心关注的只是漫游康河上的情景。虽然看到的仍是“柳影”、“榆荫”,但心境不同,感受不同,就是那一泓绿波,也只是彩虹般的梦,尽管像新娘一样的美妙柳影,也曾在心中“荡漾”,可是,这个梦,也不是长篙撑一叶扁舟,溯洄上流所能寻找到了的。从康河上,目前所能找到的,不再是过去所曾愉悦过自己思想灵魂的灵丹妙药,而只是想“甘心做一条水草,在水里招摇”。就是那过去的满船星辉放歌的日子也已消逝,如今,康桥的夜晚,只是一片“沉默”。歌声息了,离别的笙萧不能静悄悄了,再也没有哪一位来为君奏一曲“骊歌”,就连白日满耳聒噪的夏蝉,也突然一下子沉默了起来。在这沉默的时刻,诗人感到的不是象远离家乡时的那种“魂牵梦萦”的别情,当然也不会生发出“重游”的迫切心愿了,诗人心头萦绕回首的只是毅然的悄悄离去的黯然情愫。
再别康桥读后感500字篇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语言柔美,含蓄,感情饱满。而蕴藏在这首情意绵绵的诗后的情感更值得人品味。诗的开始便塑造了诗人温柔,翩翩的风度。“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身影是悄悄地,是翩然的,是满怀了一种还未知的神情的。“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人作别的不是别的,却是云彩。这便是一种十分感性的行为。
诗的二、三两节开始描写康桥上看到的.美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将柳树染成了金色,比作新娘,柳树似乎是有了新娘的羞涩,那样动人。波光的影子,层层荡荡,直印在诗人的心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描写青荇水草的自由和悠闲,那样的怡然自得的情形让他心生嫉羡。这一切,都激起了诗人浪漫的回忆和感情。从第一层来看,是写景渲染,从更深层次来看,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个藏在深处的感情世界。即写景抒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回忆和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