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钱塘江观潮杨洋读后感合集(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居安思危,忧国忧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几十年的仕途生涯中,范仲淹始终坚持以造福天下苍生为己任,为黎民百姓谋福祉。他为官清政廉洁,体恤民生疾苦,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但不改青云之志。个人的荣辱得失,他一直置之度外,虽穷困潦倒,其心系天下社稷的胸襟、超然物外的洒脱,忧国忧民的情操,像一面镜子,在历史的长河里熠熠生辉,令人敬仰。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范仲淹终其一生践行自己的崇高理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这神圣的使命感与荣辱观,如今已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无价之宝。理想,是一面旗帜,有了这样的精神,中华民族一定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久久地凝视着范仲淹墓碑上那渐渐模糊的字迹,咀嚼范公留给我们的《岳阳楼记》,一任自己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我想,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岳阳楼记》读后感篇三
读过《岳阳楼记》的人们,大多终生难忘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名言警句。但我,也非常欣赏“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这九个字给后人的昭示和启迪。
首先,这九个大字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启迪。在“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的后面,作者不是写下了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和“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美妙文字吗?在大多数人看来,这里写的是洞庭湖的美丽景致,而我看来,他却是在写洞庭湖的博大情怀和开放胸襟。试想,洞庭湖的美丽风景该有多少呀,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了这两个方面予以描述?我认为这一方面与作者本人的素养和情怀有关,另一方面,则是作者要为后面道出“先忧后乐”的警句做客观上的铺垫。你想,一个人如果没有包容四海的胸怀,他能做到“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
其次,这九个大字也为我们创造新的物资财富和谋求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古老的巴陵曾经是鱼米之乡,有过几千年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发展经济的历史;解放后,又曾大力发展化工、造纸、医药等现代工业;改革开放后,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也做过很多的投入。所有这些,都曾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就是围绕洞庭湖做的文章太少!其实,搞市场经济已经不需要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去谋求小而全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思路。九百年前,我们的范老前辈就暗示我们,要创造“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