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国文化讲义书籍读后感精选(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文化史》纵览梳理中国民国前各类史记。“研究历史,即研究过去社会之事实,所以求知现社会之所以然,通眼前之人情世故”。中国历史上确实之纪年,为共和元年,在公元前841年。自三皇五帝商周,广论姓氏缘起演变,“人类之团结,有依于血统者,亦有依于地域者”。社会阶层、农工商业、道路、用人制度、学术、政治、兵制、刑法、民族主义等。
《历史研究法》,历史到底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有什么用处?所谓前车之鉴,“在社会变迁较缓慢之世,前后的事情,相类似的成分较多,执陈方以医新病,贻误尚浅,到社会情形变化剧烈时,就更难说了”。旧时历史弊病:一是偏重于政治,以致过于聚焦战事和过度崇拜英雄;二是民族主义太过亦有弊;三是借历史以维持道德观念;四是借历史以维护宗教。去除弊端,在于“求状况非求事实”。
《史学与史籍》,“非一物也。会通众事而得其公例者,可以谓之史学;而不然者,则只可谓之史籍。史学缘起颇迟,而史籍之由来,则甚旧也”。“学问为三类:一曰属于记忆者,史是也;二曰属于理性者,哲学是也;三曰属于情感者,文学是也”。正史六家:《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和《汉书》。
《中国史籍读法》为先生73岁高龄抱病在华东师范大学讲学的若干次讲演合稿。文中开篇再次鞭挞所谓的“前车之鉴”,中国历代史权为统治阶级所篡,所记几于全部关涉政治,不涉及民生,记录不能保持客观。流传下来的,只是西洋史学家所谓“众所同意的故事”了。因此,读史宜先博览而后专精。首先读《通鉴》和《文献通考》,“初学读书,譬诸略地,务求其速,而戒攻坚”。
初读国学,本书实在是一本集大成之作!
《乡土中国》读后感500字 篇1
在读《乡土中国》的时候,有个词在脑海中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算是一个舶来词,特指父母的家庭,与之相对应则是新生家庭,也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新生家庭并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而这则与中国传统观念是相悖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