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让阅读成为悦读读后感总汇(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当读到《怎样的奖励最有效》这一篇文章时,我觉得获益非浅。现在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家长不惜一切想尽办法激励孩子。"下次数学考试得90分,爸爸就给你买个自行车。""每天回家多做5道数学题,妈妈过些天给你买条漂亮的裙子。"……这些话几乎是一些家长的口头禅。在如今,"学习好,便一好百好",家长们为了刺激孩子好好学习,习惯于把物质奖励作为条件,跟孩子谈判。殊不知,却是走错了方向,越努力,效果越差。在有些中小学,也有老师为了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会自掏腰包,给学生买奖品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久而久之,教师会在经济等方面出现问题。老师自掏腰包买奖品奖励学生不是不可,但需要明白的是,适度是药,过度是毒。给予学生过度的物质奖励,必然掉入物质奖励的泥淖,使学生产生"物质依赖症",使自己陷入经济危机,适得其反。
需要明白的是,奖励不是交易——学生用努力学习的方式或良好的表现,换取老师的物质奖励。也就是说,奖品可以是物质,但奖励不应物质化。
物质奖励尽管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消极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会让孩子对物质更加期待。孩子的`需求是有层次感的,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便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旦物质奖励达不到学生的预期,不能满足学生更高层次的需求,那么他们便会失望,其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便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单纯的物质奖励不可能达到理想的奖励效果。与其说家长老师采用的是奖励机制,不如说是单一的物质奖励方式。奖品的刺激产生的是"泡沫效应",孩子的"表现良好"只是暂时的,是不稳定的。一旦家长老师按下奖励的"暂停键",学生就会"原形毕露".因此,奖励的方式要多样化、形式要灵活化、奖品要丰富化。
一个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被尊重、被爱、被认可等精神需求。那么奖励的方式除了物质奖励外,还有精神奖励。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往往更重要更有效,因为精神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奖励也是教育的一种方式,而精神奖励与教育的本质相吻合,是唤醒和点燃。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孩子精神需要的奖励,才会唤醒孩子沉睡的心,才会点燃孩子追求进步心中的火种,从而使孩子产生获得感和成就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