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贫困大学生大学生活读后感整理(6)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对于扶贫,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类似于这样的“贫困户”,应该予以剔除,甘愿贫志,不可救,亦不必救。
扶贫不是给钱
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提到五保和低保,他们简单的认为,扶贫就是给他们纳入低保或者五保,每个月给他们几百元钱,而有几百元的收入足以。古话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更加应该是给与有脱贫意愿的人创造财富的路子和帮组。贫困户的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精准扶贫就要首先找到贫困的根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假如,缺技术的给钱,钱花光了,他还是会返贫。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扶贫,是为了从根本上车底消灭贫困,让老百姓都有致富的额能力,从而迈入小康的生活。诚然,贫困户贫困的具体表现是缺钱,但是他们更缺少的是“对症下药的方子”。简单的给钱不仅不能达到扶贫的效果,甚至可能会被质疑社会公平。
贫困户对脱贫方法不认同
在与贫困户们交谈中发现,我感到他们对脱贫的方法认同度不高。比如:土地流转,这是一个相对实际又便捷的脱贫方法。把自家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从承包商那里获得租金,而自己有时间去打工赚钱。可是很多的贫困户不愿意这样做,当然可能这源于他们对土地的感情,在他们的骨子里,认为失去了土地,就像战场上的士兵失去了武器。土地是他们的命,只有自己耕种时,才觉得安心,但事实上,抛除种子、农药、肥料和最贵重的时间成本,分散种植往往都是亏本的买卖。然而,即使种地不能让他们致富,他们也愿意每年顶着骄阳烈日或者风霜雨雪,在田间地头挥洒辛勤。此外,对地方政府根据市场变化和因地制宜提出的种养殖推荐方案不认同,这就与干群关系疏远有关。个别村干部,故意保持一种威严的状态,不与群众交谈,不与群众沟通。对于村里的事情,不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向村民公开。
这就拉远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员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应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认真调研,实事求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总之所急,发展集体经济,摘掉贫困的帽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