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贾平凹的三游华山读后感选录(4)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1、作者三游华山都去了哪里?
2、文中划线处说“我只笑而不语”,作者此时心里在想什么呢?
3、学生说“我”身懒,但是为什么又说“下次上华山,一定要邀他同往”
参考答案:
1、(1)从华阴去华山的路上,在一河高高低低的石头间奔跑出没,没有再往华山去。
(2)在华山入谷口外的”玉泉院”内,坐在草地上感受一种”神静身爽”的感觉。
(3)进入华山谷口,在一条河里徒步行走、玩味。
2、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
3、作者“身懒”是因为要把好东西慢慢消化,慢慢品味。学生跟着老师能一起品味人生的乐趣,所以无所谓去哪里,重要的是得到感受,愉悦心情。
在《对月》中,借月亮来思考人生“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
三、朴素中含幽默
幽默是贾平凹散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说话》就是贾平凹的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我出门不大说话,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特儿的一字步,有醋
《饮者》又是一篇让人发笑的作品,“饮者一般都彬彬有礼,酒席上差不多经历三个境界,先轻声细语,再高声粗语,最后无声无语”。短短几个词,高度
四、朴素中出诗画
贾平凹说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写诗,他曾说:“诗可以使我得到休息和安怡,得到激动和发狂,使心中涌动着写不尽的东西,永远保持不竭的精力。”同时他对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戏曲又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常以诗的激情和语言去熔铸他散文的美感意蕴,把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趣融于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使作者之情和客观景物水乳交融、自然和谐,形成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看其作品就像欣赏一幅画,内涵极为丰富,韵味无穷。《商州又录》是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全文有十一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