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不娶你娶谁读后感聚集(2)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癫狂之于诗人,或许是,脑子里一场绚烂的烟花。
在给友人的信中,美国诗人、作家伍尔芙说:“……接着我的脑子里烟花绽放。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疯癫是一种了不起的经历,不应对它嗤之以鼻;在疯癫的熔岩中,我仍能找到许多可供我写作的东西。那时所有的一切都以它们的最终形式喷薄而出,不像神志正常时那样,只是滴滴细流。”
伍尔芙一生多次精神崩溃,当烟花渐次熄灭,伍尔夫在口袋里装满石头,步入居家附近的小河,溺毙。
很久以来就有“天才都是疯子”的说法。或许真的如此。一如弗吉尼亚·伍尔芙,一如西尔维娅·普拉斯。
西尔维娅是另一个伍尔芙。同样惊才绝艳,同样被抑郁症与自毁情结纠缠。
1963年2月11日,伦敦。在我设想的场景中:窗外雨雾弥漫,窗内冷气侵人。孩子在小卧室内哭泣。西尔维娅用潮湿的毛巾堵住了门缝。她拧开了煤气。她在书桌前坐下。她慢慢整理诗稿。她把它们放进了一个黑色的弹簧活页夹。她渐渐昏迷,她恍惚微笑,这次终于要死了吧。
10岁那年她首次尝试自杀,21岁那年她“又做了一次”,31岁那年她终于成功。
那本诗集就是——《爱丽尔》。它收录了西尔维娅最后的四十首诗歌,展现了这位美国自白派代表诗人的心路历程:她对社会、对人群的背离,父亲之死对她的影响,她与另一位英国诗人休斯的情感纠葛,她那左冲右突的挣扎和偶尔闪过的希望,她的最后的疼痛和颤栗的"灵魂……
“死亡/是一门艺术,和别的一切一样/我做得超凡绝俗”(《拉撒路夫人》)。
包慧怡,《爱丽尔》中文版译者,在译序中说道:“毋庸讳言,死亡是普拉斯永恒而精纯的主题,是她耐心实践的宗教。”
读《爱丽尔》,看见许多死亡的意象:
“而我们也曾有一段恋情——我们之间紧绷的线圈,难以拔出的深钉,意识如指环/滑过,在某种疾速之物上闭合,那收缩正同样地杀死我。”(《捕兔人》)谁是那只兔?谁是那个猎人?当恋情如紧绷的线圈,窒息的爱是否还有出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