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卡斯特罗传记读后感摘录(36)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海明威素来自大,而对福克纳自然抱有莫名的醋意,但这一回,他对福克纳又褒又贬的评论不置一词,也许他是默认了?回顾他的一生,他早年的小说的确像是少年负气,以逞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男性气概。但当成功和失败都一页页翻过去之后,成功和失败达成了和解,它们合而为一,呈现为一枚硬币的两面,这枚硬币并非柔滑、滋润如女孩的肌肤,而是实在的生命之核,一面是放纵溺乐、一面是紧张焦虑,一面是刚烈无畏、一面是敏感虚弱……这是海明威短暂的觉悟,这一次,他离上帝最近,他本人才是他小说真正的、唯一的主人公。
海明威是上帝的产物,而他的文学是他记忆的产物,记忆的碎片挤压着他,使他成为一团矛盾着并不断变动着的物质,《印第安人营地》泄漏出他困扰终生的焦灼和秘密:在这部小说中,他预约了死亡。
《老人与海》则让他呈现出一种最完美、和谐的姿态,清澈而又舒缓。
但这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很快就被别的东西覆盖了,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光荣也没能洗净他晚年莫名的抑郁、沮丧。她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但记忆让他依然在同她斗争,在回忆录中不依不饶地提到她对他作过的“亲密地伤害”。⑹1961年7月2日,他终于用一把12毫米口径双管英式枪把自己的脑袋打飞了,而那位所谓的《老人与海》的原型,却乐陶陶地活过了整个二十世纪。
注释:
⑴《万象》2003年9期,宋明炜文。
⑵马尔克斯《与海明威相见》,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我承认,我历尽沧桑》
⑶三联书店:《海明威谈创作》
⑷海明威《不固定的圣节》,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⑸⑹肯尼斯S林恩《海明威》,任晓晋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