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因为我是个医生读后感选录(3)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电影《我是医生》观后感 篇2
2017年6月8日下午,中心党支部组织中心党员集中观看了影片《我是医生》。通过这部电影,我很受感动,看到了影片中一位八九十高龄的二军大外科医生、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老先生的先进事迹,看了以后除了震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和感想。
影片主人公吴孟超,5岁时,随母亲漂洋过海,投奔在马来西亚做工的父亲。抗战爆发后,17岁的吴孟超放弃了去英国读书,回到战火纷飞、灾难深重的祖国。今天,吴老已是有着几十年党龄和军龄的老党员、老军人,90多高龄的他目前还站在临床第一线为肝癌病人主刀,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献给了祖国。
肝癌是癌中之王,长期以来,我国肝癌患者占了世界一半左右。吴老同肝癌斗争了整整68年,挽救了13000多人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88岁,最小的仅4个月。他成功救治的病人最长存活45年,这一纪录至今还没被打破。每次一上手术台,性格温和的他就像换了一个人,很有霸气,被称之为不知疲倦的“开刀匠”,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剧中吴老女儿不幸患得肝癌,吴老亲自主刀,为女儿切除了肿瘤,走出手术室的那一刻露出的笑容让人难忘。
吴老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着高尚的医德。吴老说:“一个好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民”,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地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他所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给患者减轻负担,一心为病人着想。那么是什么样的精神鼓舞着吴老,在九十岁高龄依然奉献于祖国的医疗事业?我想吴老的精神力量就是来自于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也来自对外科医学的热爱和强烈的进取心。
吴老不光自己把一生心血花在了和肝癌的斗争上,对弟子也是要求严格,把自己没有完成的心愿寄托在了年轻一代的身上,特别是赵一涛医生,最终离开自己最喜欢的手术台,到研究中心搞科研,吴老的那句话打动了他,“手术成功救治的只是一个人,如果研究成功了,救的那是成千上万的人”,吴老的精神不光打动了赵一涛医生,甘愿离开自己最喜欢又受人尊敬、风光的手术医生岗位,也打动了我们观看电影的党员同志们,作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一员的我,虽然和吴老救死扶伤、造福人类的科研有很大差距,但是并不妨碍学习吴老那一心向党、立志报国的赤子情怀,有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有奉献社会、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有忘我工作、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