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孩子行为偏差的读后感精选(4)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总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到:正确的把握干预幼儿游戏的时机,关系到教师干预的实际效果,干预的时机正确,可以帮助幼儿拓展游戏内容和层次,提升游戏水平,反之,可能会抑制幼儿的游戏。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读后感(一)
今年我接手的班级是有着46个孩子的学前班,他们大多只有五六岁,天真无邪、活泼可爱。通过上学期的观察,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很少找同伴帮忙而更多的是找老师,遇到矛盾时往往也是攻击对方或是向老师“告状”,这足以显示他们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缺乏。我甚至还发现一些所谓“不合群”的孩子,在游戏和学习等与他人互动的环节中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有时甚至还会产生孤僻暴躁等极端情绪,这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使孩子性格上产生缺陷,并贻误一生。这些问题一直困扰我,但我却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样方法去更好的解决。
有幸在学校借到了《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与干预》这本书,真真切切解决了我的实际问题。
1、针对孩子兴趣,增强教学活动吸引力。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东西会投入极大地热情,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将表现出消极情绪。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合作教育的时候,应该找到孩子们的兴趣所在,在活动展开之前有意识的调动孩子合作的兴趣 ,或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不同的活动、新花样渗透合作教育思想,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这样以来,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通过情景导入记忆也更深刻,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2、采用小组评比奖励制度,激发集体荣誉感。
在教学中展开某项合作活动的时候,采用小组评比奖励制度可以调动孩子更积极快速的进行合作。例如: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每组的编号,在表现好或完成任务的小组下面打五角心,且说明如果有不听话,不守规矩的孩子将会擦掉此组一个五角星,最后五角星最多的小组可以得到一定奖励。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孩子们因为怕自己组的星星被擦掉,所以会很听话的进行合作,也因为想得到更多的星星使得孩子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合作活动中,活动会因此开展的更加顺利有效,使他们的合作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多为集体为他人着想的思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