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现代教学论学程论读后感汇集(2)

2022-08-14 来源:百合文库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教育理论界对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概念的认识,莫衷一是,甚至混乱不堪。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理论自身发展,更误导教育实践。我们尝试分析和梳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常见术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教学方略结构体系”,希图籍此对这些概念进行初步定位,避免因概念不清而加剧理论混乱。
一、教学模式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模式”的: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1] 据此演绎,教学模式可解读为教学的标准形式或可以照着去“教”和“学”的标准样式。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教学模式:
1.任何教学模式都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并受其指导。这些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哲学理论、学科课程与教学理论等等。例如,程序教学模式就是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提出来的。然而,我们并不认为,一种教学模式只是“某一种”教学思想的体现。事实上,一种教学模式也有可能反映几种教学思想或教学原则。
2.每一个教学模式都有鲜明的目的指向和情景要求。以问题教学模式为例。教学模式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一定的学习问题;情景或条件要求即是创设问题情景。
3.教学模式具有稳定的程序和结构,并且包含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便于操作和推广,具有可参照性。但是,绝对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普及范围。
4.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使用有两种情形。一是自上而下形成的教学模式。这往往是教育专家根据间接经验、依据相关理论创立或设计的,是有意识的创建。一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形成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方式。经过有关人员总结和整理,从无意识的状态上升到有意识状态。论文发表。这是自下而上的情形。
5.教学模式存在并服务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充满变数,教学模式因此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体系。这一体系是教学方略重要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