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鲁彦的听潮内容读后感精选(2)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听潮》的读后感 篇1
那是1929年的夏天,在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有一位文人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陷入了深思……几十年后的今日,当我面对着这词句柔美而又不非常华丽的散文时,我似乎感到了他对海潮的特别情感。
这篇散文有个看似平常而又非常诗意的名字,《听潮》。开始,我认为这潮起潮落的伟大只应用视觉来理解。而不然。海,不仅仅是一种景,或一种物。海,是一颗会跳动的心,是一个多愁善感又温柔恬静的女子,具博大胸襟又神秘无理的霸主……海是一位智者,他隐藏了自己的情感却又没法将一切都告诉一个知音;很多人爱海,却听不懂海的语言;很多人爱海,但看不懂海的表情;很多人爱海,可不会用心与他交流。但有个人会,他就是《听潮》的作者鲁彦。虽然他在文中描写了海潮的样子,但他不只是看到的,而是用心听到的。他曾说:“人生就像大海。”我同意,人的降生、成长就是涨潮;人的衰老、消失就是退潮,那被激起的,在海面上跳跃的白色浪花就是最具人性化的情感。鲁彦将自己的情感寄予大海,所以他会用心听海的倾诉,用心看海面的起伏不定,最终鲁彦将自己对大海的感情化作了一篇美文《听潮》。
我也爱海,说不清的爱,甚至是一种“敬”。而此文所描述的海与我的所见、所幻别无异处。因此,我将自己对大海的“敬”分出一些给鲁彦,将自己对大海的爱分出一些给《听潮》。《听潮》中的海是活的,它不止跃于纸上,而是翻涌在每位读者的内心,因此,海的伟大,变作了平凡,不再属于大自然,而是属于每一个人,那就是人生,那即是情感,那就是主宰一切的`自然之神!
《听潮》的读后感 篇2
《听潮》鲁彦30年代的作品,是《听潮的故事》的前半部分,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描述了作者与妻子在海边佛国听潮的一段经历。通过描写大海的变化,海潮涨落的情景,讴歌大海的雄壮美和它的伟大力量。作者抓住大海落潮、涨潮初起和涨潮达到高峰时,声音、情态的不同,感受的不同,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听为中心,用细腻的笔触,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角度,依次描绘出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具有音乐美,意境美,突出了海的美,海的伟大这一中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