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读不拘一格读后感合计(4)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史老师不但自己尊重孩子的差异,接受孩子学习之间的差异,更注重抓住时机引导其他孩子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史老师会每天阅读孩子们的随笔本,每个孩子的随笔每周大概是两到三篇,她一般带两个班,每班90人。史老师的阅读量该多大,可想而知。她还不仅仅是读读而已,她会在每篇随笔上写下自己的“心得”,或鼓励,或赞扬,或提醒,或交流……孩子们就在这样和史老师的交流中渐渐“成长”了,渐渐成为了有思想、有见地、有担当的人!史老师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也享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因为她不是在批改作业,而是在和一个个心灵进对话,在引领一个个生命走向完美。
作为史老师的学生,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史老师的珍视,足可以让他们迈过成长过程中的任何阴霾和风雨。而作为史老师,更是幸福的,因为“美好的瞬间,真挚的情感,诚挚的反思,纯洁的心灵,感谢他们,让我再一次领略到做一个教师有多么的幸福!”
【读后感一】
《郭沫若散文》是一本不错的书,我读了之后对里边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些小感触,先来说说郭沫若,郭沫若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一位作家,在学术上也很有贡献。在图书馆看到这本,抓过来看看,感觉郭沫若比较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许多文章有寓言的感觉,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此外鸡、猫、花、树经常是他的题材,我们写不出周记之类的都可以用到。
《郭沫若散文》中的作品,回忆中的点滴,感觉《我的童年》《我是中国人》和《孤山的梅花》还是充满了喜感的,可能不能这么说,就是充满了生活气息,里面还有其他很多其他的生活小事,说明了郭沫若是经常写日记,喜欢思考生活的好孩子,其中《浪花十日》中关于为了女儿小章鱼撒谎的故事,后面又反省了“不该,真是不该。”恩,果然是好孩子,时刻三省我身。关于屈原里面就只提到关于演出什么的,下雨啊,作诗啊,以及作品要反映时代精神,而历史要还原,即“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从这一点来看,他倒是遵循了自己的想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