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北京老规矩读后感300字汇编(8)

2022-08-16 来源:百合文库
有一种礼貌,叫打招呼。“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对此我们习以为常,视其为最基本的修养素质,下意识地判断不打招呼的孩子是不够礼貌的,甚而对其家庭教育有所质疑。这便是老规矩,它影响着你的价值判断,你的社会观念,你的处世哲学。而这种力量弱以时间为轴,可以上溯至你的父辈、祖辈、曾祖辈,可谓“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世世代代言传身教,流传不息;若以空间为界,它又影响着赵家、钱家、孙家、李家,影响着北京人、山东人、湖南人、广东人……“老规矩”以其本源性的力量贯穿了家庭、家族、民族的历史,自始至终地影响了生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
同样,我们更习惯于听到的是“叔叔好”“爷爷好”这类辈分上的打招呼,而对西方直呼其名式的问好方式则大感不当,直呼其名那是对长者的大不敬。问好方式本身并无过错,究其本源,“尊称”背后所承载的,是沉甸甸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长幼尊卑,讲究等级秩序,地域性的文化伦理,无声无息中渗透在生活角落中,映射在“老规矩”的影子里,标定了文化根的脉络。
讲究“勤俭持家是美德”,所以反对透支消费;在意“笑不露齿”,所以反感女孩子毫不遮掩的大笑;倡导“别让小事毁了和气”,所以困惑西方人动不动就上法院……这便是老规矩的力量,如涓涓细流却绵绵无尽,温柔地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你。其实,老规矩永远不会脱离时代,他们悄无声息地潜藏于时代道德之中。
没有老规矩,也许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寻不着文化的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