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钓者》贾平凹读后感汇合(4)

2022-08-18 来源:百合文库
再来看看贾平凹的《钓者》,作家垂钓几次三番的折腾,却并不见钓一只鱼,行为之古怪和江雪中的渔翁有和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变化,我终于获得谜底,方才得到一种彻底的领悟,层层的设悬,也使读者醍醐灌顶,感悟到一种深刻的禅理。
贾平凹如此的文章更多,比如《丑石》揭示“无用即大用”的道理,《地平线》揭示“道无边”的"哲理,《弯榆杂感》则阐明了“祸福相依”的道理。这些理趣使我更多地想到了老庄思想,这些散文寓意并不在山水形态和生活琐事。作者于娓娓叙写中蕴藉文中的是主客体感应交融的境界,主体专注于一境,心灵静虚时的思想。这种具有佛家禅定之思意味的散文,权作禅思类称谓。虽然用“禅思”概括贾平凹此类散文的特征,但并不是这种充满寂静圆融的感觉描写的散文,就类同佛家所追求的色空涅盘境界,在骨子里,贾平凹散文还是道家还生命于自然的超越世俗之道,这种超越反映了他在世俗苦痛中保护生命的生命意志。
从某种意义上说,贾平凹面对的人生坎坷与悲剧,同样具有传统士人的忧患与焦虑之心,只是与屈原、杜甫、陆游这些著名的忧患之士泪溅春花,死犹遗恨的入世态度有所不同,贾平凹抚忧虑于平和之境,平忧患于自然之中,求取的是一种寂然恬淡的人生意趣和僻尘世的喧嚣与繁杂于内心的宁静的体悟,即在审美创作中悠然自乐。归总起来前者体现了贾平凹归复自然,与自然和谐同一的审美观,表现为人的自然化特征后者则心境扩拓,容纳万物于心,表现为自然的人化状态。另外,在艺术方面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善于在平中寓奇,梦幻的描写和现实的奇景相互结合,使散文的叙事不在那么平淡,而是波澜层进,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设置引人入胜,正是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通幽,弯弯曲曲恰似一条小溪在流淌,最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哲理的境界,这种感受又恰似登山,从最初的云山雾罩到最后的面纱揭开,让人充满了阅读和享受。
语言的平易浅显,简洁明了,叙事的干净利落,意境的完美集中都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总括而论,和谐、宁静、幽远,这是贾平凹禅思类散文所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和审美境界。这也是贾平凹散文有别于当代诸多散文家创作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