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一个真正的孩子读后感总汇(48)

2022-08-19 来源:百合文库
前一段时间,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在这本书中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教育实践字里行间流露出他的爱,这包括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孩子实施爱的教育,让他们拥有爱心、懂得怎样去爱别人。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
是啊!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的高尚的结晶。它既有人类关心幼小、爱护稚弱、促进新一代的发展的自然朴素之情,更有对国家、民族的美好未来憧憬和负责的精神。而父母对孩子的爱,有着本能之爱的情感成份。这种爱往往较多地渗透着长辈对下一代的保护、支配的情绪色彩,甚至掺杂无原则的迁就和溺爱。师爱则具有完全不同于父母之爱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爱,包含了对学生中每一成员的关心、尊重、理解和期待。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师生关系的和谐性,直接关系到教育过程的进展和成效。
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他回答说是爱孩子。的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爱孩子。正如他书中所说:“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把孩子放到心灵的深处,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活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进行活跃的、自然的、不间断的交往,要成为孩子的知心的朋友。
爱孩子就是要接触孩子。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要忘记自己是个教师”从这句话我不由得想到我毕业实习时发生的一些事:那次实习我觉得孩子们好象和我相处的很好,但他们并不是与我特别的亲近,这让我觉得有点难过。在第二天与该班的老师交谈后我们才知道问题的所在。原因是我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拿着纸和笔站在旁边记着一些东西而忽略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没有主动的参与到孩子中去,没有主动与孩子们一起玩,一起乐。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要放下身份,怀着童心主动去找孩子们,主动与他们交流,与他们“打成一片”。随后的一些天中,我时刻记着自己是作为孩子知心朋友的身份去与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最后我们都成为了好朋友,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虽然只是很短的时间,但我对孩子付出了真心付出了爱,我也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