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陶渊明传150字读后感摘录(2)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陶渊明传》读后感1
一、文人或者学者、做学问的研究诗人及其作品,一定要象政治家或者自然科学家那样,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直奔主题,千万不要卖弄学问以显示出自己的学识多么丰富、学问多么渊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搞得读者云里雾里的。
二、研究诗人及其作品,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其研究的结论也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仅与研究者的学识、方法有关,还与其个人的经历阅历有关。如研究陶渊明,你有其类似的经历可能理解的更为接近些,但仍然不能做到准确,因为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你是无法准确感知也是无法准确理解的。
三、就作品而言,读者对其把握有三种情形:一是与作者表达的意思吻合,二是超越或丰富了作者表达的意思,三是低于作者表达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一部作品,是读者根据自己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多的观点,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写感想的,也可算得上是新的创作,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时代,更加明显。
《陶渊明传》读后感2
学习教科书,就喜欢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读人物传记,对五柳先生又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发觉陶潜并不是心目中那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仙人。年轻时的陶渊明曾经意气风发、热烈奋力,“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抚剑”,原来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有过仗剑江湖、豪酣兴健的时代。我想,他有崇拜荆轲的豪侠之情,也一定希望为百姓做些事情,像祖父一样建立功业。原来,他的归隐有着许多的无奈。朱熹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在门阀士族阶层的排挤之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他写下了《感士不遇赋》,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能酬。
同时,热烈的心境归于淡泊,也是对生活更深的挖掘。丰子恺说过,人生的境界有三层,物质、精神、灵魂。陶潜不为物质所动,“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是精神的境界,但读书人也未必隐逸。隐逸,也许就是为了达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般灵魂的宁静,是一种灵魂的境界。现代社会有时精神变成了物质的附属,心灵变得物化,多少人又能去关注自己的灵魂?谁又能挣脱世俗的桎梏,获得灵魂的平静与安然?有人说,最远的距离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关注灵魂生活,也是值得我们去思索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