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丁丁脑瘫武汉读后感精练(4)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艰苦的治疗过程不堪回首,支撑邹翃燕的只有一个信念:医生虽从未承诺丁丁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只说治疗一定比不治好。
为了给儿子一个尽可能好的将来,她不遗余力地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把自己训练成按摩师,一有时间就给儿子按摩;午间休息也要跑回家陪儿子玩撕纸游戏,开发智力;买入各种保险,万一孩子无法自立,给他一个基本生活保障。
“狠心”的母亲
在别人眼里,邹翃燕有时候是一个“狠心”的母亲。丁丁运动不协调,用筷子这种小事对他来说难如登天。别人看不下去,劝邹翃燕别让他学了。
“以后一桌人吃饭,就他一个人不用筷子,别人就会好奇。他必须要跟每个人解释自己脑瘫,那会极大伤害他的自尊心。所以我坚持让他学,”邹翃燕说。
打过、骂过,过了一年多,丁丁终于学会了使筷子。“我不想他因为身体疾病自惭形秽。就是因为他很多方面不如别人,我对他的要求才更高,让他更努力。”
邹翃燕想尽办法帮助丁丁克服身体缺陷给学习带来的障碍。丁丁握不稳笔,她就拿着他的小手,从粗的画笔开始,练习画一些形状,再换细的笔。从一岁起每天坚持带丁丁读书。而丁丁上学后,邹翃燕却从不辅导孩子功课,也从不逼孩子上培训班。
“如果只看学习,那我妈妈看似是在放羊。但是她的关注点在更高层次的东西,”丁丁说,“我妈妈的一句口头禅是,‘别问我,我是文盲’。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我留下孩子,就会陪他到底。养孩子特别辛苦时,我也曾想过,如果哪天撑不下去了,我就带他一起走,绝不留他一个人在世上遭罪。”就是抱着这样的决心,邹翃燕一路披荆斩棘,带儿子闯过人生的重重难关。
精神的“导师”
在母亲精心陪伴和严格要求下,丁丁2011年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就读。去年3月,已经工作两年的丁丁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
“我从来没敢想过申请哈佛,是妈妈不停地鼓励我让我试试。我每次迟疑不前时,妈妈都会伸出有力的双手,护我前行。”丁丁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