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国青年报的读后感精选(4)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1994年12月,第49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随后,世界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将“海洋,人类的共同遗产”作为“国际海洋年”主题,将每年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1998年5月,首届国际海洋博览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举行,会上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海洋,未来的财富。
《让读书与教师生命共成长》读后感1
今天上午我有幸听了陶老师的报告——《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深受启发,受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陶老师主要从十个层次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解决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二是读书与做人,三是读书和育人。陶老师精彩的讲述,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老师,说到了大家的心里,与我的心灵产生了共鸣,有一种茅塞顿开相知恨晚的感觉。
回想自己工作二十几年的读书学习情况,真是惭愧。读的书屈指可数,但也只是为了获取文凭带有功利性的读,要么是为了消遣而读那些低级的武侠之类的娱乐书。而那些好书或中外经典文化之类的书却几乎不读,即使看了一两本也都是走马观花,领会不到它的文化精髓,体会不出它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而内化成文化,成长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知识的滋养,没有文化的积淀,作为教师,教学就不会那么精彩。是呀,要想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由翱翔,不读书怎么能行呢?正如陶先生说的“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这桶水始终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不断地给于补充使之变成活水、矿泉水、有营养的水,读书就成了变死水为活水、为矿泉水有营养水的源泉。知识用时方恨少,学生喜欢有文化有幽默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很想把课堂搞得精彩,但却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正是缺乏了知识的滋养吗?写作也是如此,由于不读书的缘故,自己在工作中常常为写总结材料等而发愁,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却又不知怎么写,明明是自己做的工作,甚至有些做得很好,但在总结时却又表达不清,写不出东西来,结果自己抹杀了自己的成绩,可悲!听了陶先生的教诲,这才恍然大悟,一种柳暗花明的喜悦顿时涌上心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