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规矩与方圆读后感汇合(74)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这种教育的转变很难很长,是对我们爱的检验,但是真的有效!渐渐地,孩子明白了,妈妈是因为爱我才打我,妈妈愿意陪我一起去改错。笑容重新绽放在孩子脸上,人也变得听话、懂事了!回家能干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还经常帮我捶背、按摩,前段时间自已制作时间表,让我陪他共同执行。我静静地享受着孩子这些点滴的进步,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和孩子一起长大了!
规矩和爱读后感 篇11
《规矩与爱》这本书看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家庭金字塔顶端的小
花了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读了孩子老师推荐的这本书,不生嘘唏。一边庆幸自己还是有很多观念相似,一边也在懊恼曾经错误的一些行为,应该更早阅读到这本书。
哈佛教育学家王涛博士不仅从学术角度,更从父亲的亲历来告诉我们,爱与规矩并不矛盾,更不对立,融合爱融合规矩,寻找平衡,树立孩子健康的人格才是教育的核心。
文中开篇就提出一个观点:学做父母,是教育孩子的前提。换句我们熟悉的话说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潜移默化改变着孩子。这让我想起大儿子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从没有做父母的经验,一直认为生活是家庭负责,学习应该是学校负责,把孩子送到学校,放学送到托学班就完了。最后的记过就是孩子完全成了学校里的头疼人物,不是恶作剧就是打架,学习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从这点看,确实,父母不是一种称谓,而是一种责任,需要去学习、去领悟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非常庆幸的是,我们很快意识到问题,及时进行了修正,并偶然的契合和王涛博士的"不占有原则"、"情商先于智商原则"、"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原则"。
在两个孩子的过程中,我大多数时候以我的价值观和认识在践行这教育的方法,虽不知道对错,但从孩子的现在的基本性格来看,还能聊以。总结起来也就如下两条:
和孩子做朋友,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需求,而非仅仅停留于物质的满足。我花了很多时间和孩子一起生活,吃饭、睡觉、聊天、玩乐等等,让孩子能感受到爱,同时也体会到他可以和你交流,因为我更愿意和他平等交流,而非滥用父亲的权威。时至今日,我和孩子们之间仍然能坐下来聊上半天,这也许就是王老师说的爱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