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论无神论的读后感合计(4)

2022-08-25 来源:百合文库
什么是忏?什么是悔?最准确的理解自然是原文: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做到此上,便是将自身所有的“觉”、“正”、“净”与禅宗所传达的“戒”、“定”、“慧”相合,立地即可成佛。
现在,会拜佛求平安的人不少,可信佛的人却不多,大多是有求于佛,为了将自己心中的渴望与不确定找一个寄托,才劳烦自己的双腿双手,给香炉里添加那么几柱香。并不是说只有信徒才能上香,而是觉得,佛经若用平常心读来,视作一本启迪智慧的书也无不可。每天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会感到浮躁实属正常,这时看几页佛经,将自己暂时从俗世琐事中脱离出来,回想自己的所做,若过于急功切利,是不是也能及早醒悟,尽快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呢?
《论自由》读后感 篇1
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和自由主义思想家密尔所著的《论自由》,完成于1859年。该作品所论述的自由主要是公民自由和社会自由以及他们的权界关系。我国思想家严复把该书翻译书名为《群己权界论》。该书语句生涩很难读懂,我认真读了两遍,理出点头绪,理解感受如下:
密尔说:“个人的行为只要仅涉及自身而不涉及其他人的利益,他就不必要向社会承担职责。其他人在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认为有必要时,向他提出忠告、指教、劝说以致回避,这些是社会向他的行为正当的表示不喜欢或责难时所能采取的唯一举措。对于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个人则需要承担职责,并且在社会认为需要用这种或那种惩罚来保护它自身利益时,个人还应当承当社会的或法律的惩罚。”这就是个人自由和社会自由的权线界限。
密尔首先强调个人自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认为个人自由务必是出自本人本能的行动:包括一是意识的自由,良心的自由,在思想和情感方面,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在科学、道德、神学和信仰方面,在发表和表达意见方面的自由。二是自由制定个人生活计划,自由按照所喜欢的去做,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三是个人之间联合的自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