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如画读后感400合计(4)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徐玲的创作一直属于冷峻而暖亮的现实主义基调,她勇于直面现实,从来不放弃努力与攀越。她把其个人的精神气质,毫无保留地通过作品传递给千千万万的孩子。她与孩子们一起,将这种能量放大,成就了“如画”这样“大时代”中不平凡的“小孩子”。
这个“如画”的世界是由所有的“归来者”共同建造的。那些辛劳的农民工,曾背井离乡,受尽歧视与磨难,但“无根”的存在一直是不争的事实。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惠农政策,正在急切召唤着他们的归来,重建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徐玲以一个女孩“如画”的切身经历,为所有“农村”身份的儿童展示了巨大的可能,而孩子正是创造新生活的主人。从“流动的花朵”“留守儿童”到新家园的建设者,这就是“如画”形象内涵的特别价值所在。
《如画》读后感2
《如画》以一个女孩的视角描写了从城市到乡村的许多小故事,主人公女孩如画随父母从遥远的银树谷,来到江海城,她本以为她会永远生活在这里。可是,有一天,她的爸爸要带她回到家乡,让妈妈和哥哥留在江海城……
初到乡村的如画还念念不忘那远在天边的江海城,可过了1年,她喜欢上了银树谷村,还热爱这里的一切。观看这本书,作者通过一部作品,即将“流动的花朵”与“留守儿童”两个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和“城市幸福”与“乡村幸福”两种并行不相悖的人类追求完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我更加了解了乡村的美。
是城市好还是乡村好呢?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读了《如画》这本书,我才明白了。城市和农村各有各的好处,我更喜欢乡村,尤其是这本书上的乡村,作者把描写的像银色的姑娘,银色的`树叶,银色的房屋,到处都是银色的。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主人公如画见证了银树谷村的变化与发展。从冷清到热闹,从狭窄到宽阔,从黑暗到明亮,从贫穷到富有,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
有人说,农村生活是很苦的,我以前也这么认为,直到读了《如画》,我才明白了,原来农村生活并没有那么艰苦,反而更加快乐,更加自由。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树木,蔚蓝的天空,构成了一幅田园风景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