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汇编(4)

2022-08-27 来源:百合文库
也因为成书过早,书中的文字也更佳生涩,民国年代所特有的混合着文言文的简练与白话文的直白的青涩的味道使本书对我来说不比文字的内容难以接受,用硬着头皮看书也很合适。也因此,对本书的内涵只能略懂皮毛,在最近看到的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后,别人一丝不苟的阅读方式让我不禁脸红。
对书中内涵的理解暂且不谈,本书中有谈到文字的内容让我有所思。时代所衍生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都是有价值的呢?在当今世界,网络的发展让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地球被压缩成了一个小点,身处A国的人可以看着B国人的帖子笑哈哈,这对人来说是种同化。
我并不是想将自己高高挂起,身为标准90后,我也会用“醉了”这类词表达我的情感;也对表情包的使用喜闻乐见;也认为,大多数年轻人使用这类文字只是为了运用新奇有趣的表达方式,将这作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加以使用。
我所担心的,是这样的一种使用方式,会使中国文字的内涵在一代又一代人中变的肤浅而空壳化,僵硬化,功能化。诚然,文字的出现便是用来传达心中所想,功能化确实是一种文字所必需的;而中文却并不只是这样一种功能性的工具。相比起来,古文中蕴含的那种浓浓的味道是我最向往的,白话文的出现一方面方便了中文的传播与使用,但也使中文渐渐丧失了文言的味道;但由于文字传播的速度在过去不够快,人们获取文字的方式也很单一—便是读书,当时的作者不像现在,非得有足够的学识才著书,所以人们得到的文字亦富于内涵,充满营养,基于自己的思考,文字的力量不至流失。
而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人都是媒体,发声变得容易。也因此,发出的"声也品质偏低,而上述的传播链条也使得网络—这一本来可以蕴藏巨大思想的空间变得虚有其表,只见它日益膨胀而不见有停下来反思的过程。这样,碎片化这样的新词便出现在现代人的眼前,伴随着碎片化的是大量思想不足的无聊图片与强行搞笑文字,思想这个词在网络时代似乎变得无足轻重,没有价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