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自省 | 灵魂的重量


Hans Memling, Weighing Souls on Judgement Day, ca.1450, National Museum in Gdańsk
在西方宗教文化中,大天使圣米歇尔是善的化身,他在最后的审判中,负责给人类的灵魂称重。也就是说,人死后,依然要接受灵魂的拷问。
这两天关注了东京留学生江歌被害事件。对于案情本身,作为一名局外者,我无权加以评论,12月11日审判之后真相自会大白。我相信法律决策者有能力还江歌一个公道。
另一方面,《局面》栏目对两位当事人的采访,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提供了直观有效的依据。我看完了25段视频后,感受和大多数网友一样,分别经历了悲、苦、愤。
悲来自于江歌之死。
苦来自对江歌妈妈的心疼。
愤来自杀人犯的残忍(10刀啊!!)和刘鑫的自私冷漠。
此外,我还感到了“恐”。
恐来自于自省。
反复看了来自各个方面对事件的报道之后,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刘鑫,我当时会怎么做?
答案是,我也做不到出门直面凶手。我也懦弱胆怯和怕死。
但是我会报警喊救命啊!这是最起码的吧?
此外,我从一开始就不会把自己的朋友拖累进来。我会去寻找更有力的保护,向警方或者学校寻求救援。
“恐”之后,我还感到了“愧”。
愧是因为,为江歌妈妈签名请愿书时,我的迟疑。
以前也为朱令事件请过愿,当时只是签个名而已。
这次打开签名网页,还要填电话和家庭住址。当代社会的生存经验的惯性告诉我,电话住址不要随便泄露。所以我犹豫了,关上了页面。
晚上下班回家,又看了江歌妈妈的微博,我不禁为自己感到羞耻。
网购的时候,给快递留地址电话怎么从来没迟疑过?
后来,我签了名,留了真实的信息,但依然为此事感到阵阵自责。
这种愧,来自于道德感和荣辱心。
很多人对西方宗教抱有偏见。不只一人跟我说过:“你去了国外可千万别入教啊。” 在中国讲中世纪艺术史的时候也是,学生老说,别讲这个,黑暗的中世纪,黑暗的宗教势力。
然而听我讲完了,纷纷表示,被以前的美术老师骗了。
我们对宗教的偏见,来源于不了解。
其实,宗教能够帮助解决很多科学、法律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比如道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