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论文:小学生的想象发展与特点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 想象 发展特点 培养方法
摘要: 想象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与儿童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以各阶段的儿童作为探究对象,阐述各发展阶段儿童想象的基本特点,揭示其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为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正文: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的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想象时有意性、目的性的程度不同,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按照想象的创造性、独立性程度不同,即想象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可以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按想象的现实意义,可以把想象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
想象与思维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想象的基础,这种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是想象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想象的发展可以为思
在婴儿时期,也可以开始看到想象的最初形态。想象是借助于词实现对已有的表象所进行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活动。
二 、各阶段儿童的想象力发展及其特点
1、婴儿的想象力及其特点
新生儿没有想象。1~2岁的儿童,由于经验的缺乏,言语发展较差,只有想象的萌芽,实际上,还说不上是想象,最多只是一种生动的重现而已。例如,当儿童拿到布娃娃的时候,就给布娃娃“穿”衣服、“喂”东西,这时,在儿童的头脑里重现妈妈或阿姨给自己穿衣或喂食的情景。
3岁的时候,随着经验和言语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带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例如,把布娃娃当作主角,给她穿衣、洗脸、喂饭等等。在这种游戏活动当中,想象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但是,在整个婴儿时期,想象的水平是很低的。第一,想象的内容总是非常简单贫乏的;第二,想象经常缺乏自觉的、确定的目的,因而总是零散片段的。
2、幼儿想象及其特点:
(1)、幼儿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当幼儿看到娃娃时,就想象自己要当妈妈。但幼儿有时也把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