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行走在日本 | 遇见这些平凡的人

2023-03-05日本人日本自由行日本生活 来源:百合文库
行走在日本,不仅可以用眼睛欣赏别样的东洋风光,可以用身体感受来自太平洋的湿热气息,还可以用心去认识那些内敛又温柔的平凡小人物。他们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为了听爱豆的演唱会而努力打工赚钱;或是有妻有儿,为了养家,参加各种严苛的测试,努力从一名兼职专为正社员;或是名校出身却不甘被套在西装下做一名规规矩矩的上班族,选择用汗水去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他们是千千万万人中最最普通的,但却是我行走的路上遇到的最为珍贵的,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
腼腆的少女
松屋是一家日式快餐连锁店,其中以牛肉饭和各类定食最受欢迎。311大地震后,我找到了这份新的兼职,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个性格腼腆、工作勤勉的女孩今酱。
 
今酱是短期大学的大学生,她告诉我,日本的女生如果没有特别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话,在高中毕业后多数会选择短期大学。短期大学学制是3年,毕业后可以就业也可以出嫁。她选择短期大学也是因为不想读4年那么久,而且也没有读硕士博士的想法,所以尽快毕业后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日本多数大学生都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赚零花钱。今酱因为有喜欢的爱豆,想要去听他们的演唱会所以来做兼职。假期时她会把工作时间排得满满的,只要她来上班,就会让人觉得很踏实,因为她会把每一处细微的工作都做到近乎完美。
 
今酱平时很少说话,不过只要她开口,无论是面对客人还是面对店里的员工都是客客气气、面带笑容,非常温柔。有一次在休息室,我好奇地问她,
--
“你有遇到过什么事情让你特别特别生气的?”
她思考了很久,说“好像没有哎,或者也有过,但是过去了就忘记了。”
--
“那你生气的时候什么样?”
我不依不饶地问。
--
“就是默默地不说话,然后,走开。”
她做了个摊手的动作。
--
“哈哈”
我们相视一笑。
--
“那你有没有想动手打人的冲动?”
那天,我八卦的心特别重。
--
“那倒没有,因为我担心力气不够大。”
她一边说,一边整理要带走的工作制服。这天她被派去其他店做支援。我看着有些手忙脚乱的她问道,
--
“支援很讨厌啊~”
--
“对吧,的确很麻烦呢!”
我们都很不喜欢去其他店做支援,因为不熟悉环境,所以既容易出差错,工作起来又不顺手。但今酱貌似只是觉得需要带上工作制服、鞋子出门这件事很麻烦而已,对工作本身并没有抱怨过。
--
“那我走喽!工作加油!”
她说着便匆匆奔出了门口。
--
“今酱真是个好女孩儿。”
这是我内心的想法,却说出了声。
严厉又不失和蔼的老校长
義老师是东京一所语言学校的校长,是我在语言学校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的任课老师。他虽年近八旬,但身体却非常硬朗。義老师家住在镰仓,上班地点则是在东京的新宿,路程很远,但他每次上下班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乘坐地铁,而且从没有一次迟到或请假缺课的情况。
 
上课时的義老师十分严厉,课堂上决不允许学生有交头接耳和走神的情况,否则就要点名批评。義老师也是一位全能型的老师,从词汇、语法到阅读、日本文化,几乎所有的课程都讲的来,对学生的提问也能一一给出耐心细致地解答。下课后的他就变成了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家,会询问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并且尽自己所能给学生提供帮助。
 
那一年我参加了京都的一个演讲比赛,義老师听说了便主动提出帮我润色修改演讲稿。从修改演讲稿到指导演讲技巧、纠正演讲稿读音、找人帮忙拍摄初赛视频,所有的事都是在義老师的协助下完成的,最终我也幸运地进入决赛得到了不错的成绩。他看到我拿回的奖状特别开心,一直乐个不停,遇到一位老师便谈起这件事,好像一个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的家长。他还把我推荐到校刊的编辑部,为这次比赛做了一个专访。
 
義老师对于我不仅是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中慈祥爷爷一般的角色。他知道我和室友平时除了上课还要做兼职,很少有时间、有机会去日本各地走走。于是在假期的一天里,他给我们发来的邀请函,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并且带我们在镰仓玩儿了一整天。无论从驾车娴熟的技巧,还是底气十足的言谈中都很难看出他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
 
在学校数十位老师中,我很庆幸做了他的学生。直到现在,我在日语方面遇到不懂的问题通过邮件请教義老师,他还是会很迅速地做出回复,并且讲解细致,就仿佛我还是当年那个坐在他课堂上的学生。没错,我的确仍在学习的路上行走,希望老师可以慢一些变老。
男儿当自强
东京大学每年都会举办校园祭,无论是本校的学生还是游客都可以参加。这一年,我慕名来到东京大学本乡校区的校园祭,就是在这里我见到了他们——和太鼓・彩。
 
和太鼓是日本传统乐器,颇有宗教意味,和太鼓之音有祭祀神明,驱邪避鬼的效果。彩的创始人是东京大学的毕业生,可谓是名校出身的精英,团队的其他成员也都来自日本著名高校。他们的团队当时已经成立了第6个年头,他们是放弃了年薪丰厚、可保衣食无忧的工作而选择在竞争激烈的和太鼓界培育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团队。我想感动我的就是这男儿当自强的精神吧。
 
自那一次看过他们的演出,我就追着他们的演出脚步走了东京很多未去过的地方。每次演出结束后,我都会请他们一起合影留念。两年间,他们的演出服装变得更华丽了;团队里也加入了更多新成员;每年演出的场次越来越多;官方网站上的介绍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他们在成长,他们的团队在壮大。但是,他们每次演出时流下的汗水依然未变;拍照时摆出的有力量的姿势依然未变;获得掌声时露出的那份笑容依然未变。
 
我未曾与他们有过多少言语上的交流,因为如果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忠实的粉丝,那么我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听众,为他们加油鼓劲就够了。如果我觉得我是他们的知音、朋友,那音乐和鼓声不正是我们最好的交流方式么!不忘初心,你们践行着,我也努力着。
乐于分享的志愿者
在日本有很多面向外国人的免费日语学习教室。这些教室大多开在市民馆、文化交流中心、图书馆等公共设施中,只要提交申请就可以去上课。授课的老师多半是对教学感兴趣的志愿者,上课的学生以家庭主妇、打工者、留学生为主。在新宿的大久保也有这样一个语言教室,就是在这里我认识了井君。
 
语言学校的课程都是半天制,我的上课时间是09:00-12:10,晚上的兼职从17点开始,所以下午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大久保的图书室里度过。与其说是图书室其实更像一个自习室,隔壁房间就是免费的日语教室。志愿者老师们在上课前或课间会坐在图书里休息。那天我来到图书室,人坐得很满,只有井君边上的两个位子是空着的。我坐了下来,和井君互相点头示意。
 
他看到我拿出了日语教学方面的书籍便好奇地问我是否也是志愿老师。我笑了笑回道,
--
“不是,不过我要考的研究生专业是日语教育。”
--
“考研究生,好厉害啊!”
这听起来是一句恭维,不过也是发自内心的。很多日本人都不会去考研,不是因为难考,而是因为研究生阶段学习的东西太过理论化,他们想尽快步入社会,开始实践。
--
“没有没有。”
我不好意思地说。
之后我们聊了很多关于日语教育方面事情,他给我讲了不少在课堂上的趣事。
--
“有一次,一个非洲学生在课上问我,‘老师,你猜我头发的卷是天生的还是烫过的?’。我当时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
他讲述着当时的情景。
--
“我其实对这个问题也很好奇。你怎么回复的?”
我打趣地问道。
--
“我说‘我猜是因为非洲的太阳太厉害,一出生就给小孩儿烫了个头吧。’”
--
“哈哈哈~”
 
井君的年纪大概四十出头,人很幽默,正是这样的风趣让他在学生中很有人气,不少从教室下课的学生都会跟他打招呼寒暄几句。
 
--
“还有一次,一个中国学生告诉我,在日本中华料理店卖的杏仁豆腐其实在中国是没有的。真的么?”
井君问我。
--
“是,并不是每家饭店都有这道甜品,而且就算有,味道也相差很多。”
--
“真的呀,有趣有趣。”
--
“对,我很喜欢日本的杏仁豆腐,尤其是711的,味道很好,可是在中国就没得卖。”
我略带遗憾地说着。的确,在日本几乎每家中华料理店都有杏仁豆腐这道甜品,而在国内我却还没吃到过这个味道。
 
井君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都会来日语教室上课,每次他都会带来一些小惊喜,比如一罐咖啡、一盒杏仁豆腐、一本日语教育方面的书籍、一份东京游的小册子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在我们平时聊天中提及的。他都记在心上,并且热心地为我带来。他总是说“对你有帮助就好啦!”
他们都是我行走在日本的路上遇到的难以忘怀的人,他们努力着,为了让生活可以更美好一些。我很开心,在孤独前行时有他们在侧,曾伴我同行。虽然这些人都不能算是贴心的“朋友”,但我们之间似乎有着什么一直连着彼此,即便如今相隔已远,却依然在回忆中清晰可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