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三体》中描绘的世界,亦是科幻,也是现实


一个黑暗的时代,地球文明中的一个女人拿起了一根火柴,点燃了一堆篝火来寻找温暖和光明;而在这个森林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有着另一个文明,这个文明正苦于挣扎,同样也在寻找着属于它们的光明和希望。
而这束光,在一时刻同时成为了这两个文明的希望之光。前者等待着后者来拯救自己,而后者也派出了自己的“使者”来追寻这束光的源头。
随着两个文明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遇,地球文明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片森林的黑暗,于是就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一切在这片森林中寻找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与哭泣。
虽然三体文明占领了地球文明的营地,两者处于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中。但是在森林深处发出的一丝涟漪,改变了两者的命运,使两个文明同时陷于来自这个森林秩序的打击。不同于地球文明和三体文明相遇时的量级差距,这种打击已经超出了两个文明可以承受之限。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两个文明,从田园生活转变为游牧民族,继续在这片森林中生存。森林中的物竞天择随时都在发生。有重生的绚丽,也有灭亡的黯然,在亿万年暗无天日的战争中,谁都看不到最深层的毁灭力量,但是它是存在的。就像在这片森林中游荡的死神一样。
最后一切的一切,回归到原始的奇点。最后面对重生后的,只有两双眼睛。
《黑暗森林记事》
------Fly Levine
一、黑暗森林法则
《三体》三部曲和刘慈欣,最早听说也应该是在我大二的时候,当时大学里感觉每个人都在谈论它,感觉每天不说一点相关的话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一样。所以,我也立马打开电脑在当当买了——电子书。当时记得在当当上,《三体》三部曲还卖的很贵,对于我一个月生活费不多的人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因此只能忍痛割爱,买电子书来看了。
就这样,连着一个星期,每天晚上可以看到我床铺上那微微的蓝光在黑暗中闪烁,有时看《三体》入迷,等到精神回到现实,天已经蒙蒙亮了,只能拖着充满睡意的躯体来到教室——继续睡,虽然人在教室,但是思绪却还在《三体》中遨游。
我有时也曾梦到自己来到了三体文明的世界中,就像汪淼进入游戏一样。在那个世界中,一片虚无,头上有时是顶着一轮明日,时远时近;远远望去,可以看到有两颗飞星在绕着星球飞行;有时,头顶着有着两个太阳;也有时没有一个太阳,相伴随的是一颗飞星或者三颗飞星在远远伴飞。
就这样,一星三日的三体世界模型不止一次在我脑海里出现过,有时也在思考:在这样一个星体环境中,文明真的可以存在吗?
或者就像故事中描写的那样,一个文明重复经历着脱水和泡水的循环,也在艰难的生存着、发展着。
三体文明的三体世界/来自必应
面对这个未知的宇宙,我们人类并不知道是否存在这样的星体和世界,但是却总是拿出一种傲慢的态度去仰视一切,总觉得地球文明是这个宇宙中的统治者一样。这种自信很像几百年前人类认知太阳是绕着地球转时的那样,也像人类面对“水滴”时的那样。
那么,这种自信和傲慢是从何而来的,并不清楚。但清楚的是,这种心态最终会害死所有人,就像地球文明第一次见识到三体文明的强大之后,才会意识到宇宙的黑暗,最后转变为一个孩子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因此,弱小和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另外,还有一些人面对这个黑暗的宇宙时,拿出了慈母般的接纳,认为人类在有朝一日在宇宙中发现其他智慧文明,就会欣喜若狂、甚至比见到自己亲爹亲妈还要兴奋和激动。的确,对方如果得知太阳系中在一颗蓝色星球上也存在智慧文明,它们应该也会兴奋和激动。
但是,谁能确定对方是善意的问好?对于地球文明还是对于外来文明,这一点是公平的。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这就是黑暗森林法则

那么,回看我们人类目前已经从宇宙中探测到了引力波,在其中有可能会读出一些信息,那么之后呢,回复信息还是继续观望?对此,相信很多人都是谨慎的,但是全人类中只要出现一个“叶文洁”一样的人物,那么地球文明的结局就是灭亡,就是被干掉,这点毫无疑问。
《三体》.红岸/来自网络
虽然目前人类科技水平并无法发射出引力波,或者发出恒星级的信息,同样现在的时代也不是叶文洁所处的那样黑暗的时代,不会有人变态去做出这样反人类的事情。但是,现在能保证,未来可以吗?
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当人类技术日益发展迅速的今天,这个问题需要被提上日程,就像我们面对人工智能一样,需要更加谨慎和控制内心的欲望。因为只要有机会向宇宙中发出哪怕一个字节的信息,就会像水中涟漪一样传播于宇宙中,最后就是灭亡。
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建立在宇宙公理、猜疑链和技术爆炸理论基础上的黑暗森林法则,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解释。
这个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黑暗和冷血,因此作出任何一个举动,都要思考清楚后果。
宇宙一角/来自NASA
二、明知是灭亡,也要努力
其实,在读《三体》的过程中常常感觉到一种虚幻感,总觉得现实就像故事,而书中的故事却是现实,而读者就像坐上穿梭机一样,在两个世界中进行穿梭、停留、再穿梭。一秒、一分、一时、一天就这样在穿梭中流逝。清醒之后,已是百年!
清醒时就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虚幻感?最后找到原因,竟得出答案是——作者写的太好,不得不服!
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个中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作者所描写的世界太像我们的世界了。
那么,未来世界也像书中写的那样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已在我们心里。由于未来环境恶化,我们很有可能搬入地下,生活在树枝上,就像鸟儿一样;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而且衣服可以配合人类的心中所思所想反映出来;生活中任何地方都可以触摸的人机交互面板,满足每一刻的需求;或者开着飞行车随意遨游,再或者登上太空电梯去看看宇宙是什么样子。
这是否是未来生活的图景?很有可能!
对于这点,埃隆.马斯克已经给予我们答案。他已经将自己公司研发出来的无人驾驶汽车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同时太空电梯和环球客运计划已经出炉。他和他的SpaceX目标将人类送上火星,建立宇宙殖民地。这点真的与《三体》不谋而合。马斯克曾不止一次的说过:
自己是一个忠实的《三体》迷。
虽然《三体》中,人类建立太阳系殖民地是为了建立星际舰队和防卫星系带,马斯克的目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发展。但是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三体》中的星际移民终将会成为现实。马斯克在第68届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国际航空大会上向全世界分享他的“
火星殖民计划
”,计划派遣宇航员登上火星,并且在上面建立殖民地,改善大气成分,直至适合人类生活后进行火星移民。
火星殖民地想象图/来自爱极客新闻
这样看,未来是如此的美好,人类不需要担心地球的物资储量不够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和消耗速度,再不济,搬到火星上不就好了。
但是,如果当太阳系受到“二向箔
”的降维打击后,一切努力都会变得毫无价值。其实当看《三体》到这里时,很有感触。人类接收到云天明的信息之后,做了大量解读,之后又做了大量努力。但是最后当面对二向箔,一切努力都没有意义了。最后人类不得不在石壁上留下文字来纪念人类文明和地球文明,就像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壁画上记录文化一样。
开始到结束,历史就是这样的重复。技术从弱变强,经历了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再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到现代文明,最后还是一切回到原点。就像宇宙终归会回到大爆炸之前,那个奇点时刻,一切从头开始。
那么,如果结果真的是这样,我们人类的一切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因为再努力,最终都会走向虚无。
其实不然!如果不努力,罗辑也没法悟出叶文洁的话,也没法提出黑暗森林法则来遏制三体文明的侵略;如果不努力,维德也无法最后造出一艘曲率驱动飞船,也无法让程心和艾AA逃离二维降维打击,更无法见到太阳系之外的人类;如果不努力,程心和关一帆也无法成为新宇宙的见证者。
因此,即使知道结果是一切虚无的,我们也要努力,因为并不知道我们的努力会改变什么和成就什么。
“宇宙大爆炸”理论示意图/来自必应
三、“四观”中的宇宙观
在第一次读完电子书版的《三体》,到第二遍读完纸质版的《三体》,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但是,不变的是,再次读到一些特别的地方,一样会震撼,一样会感动,一样会落泪。
对此,我相信这应该就是经典的力量吧。
不知道以后是否有超越刘慈欣的作者出现,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超越《三体》的作品出现。无论如何,《三体》应该都成为了每一位读者心中的经典吧。
在读完《三体》后,认为我们所熟知的三观中应该再加上“一观”,那就是宇宙观。因为《三体》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建立了一个不一样的宇宙观,一个用不一样的视角和理解看待这个宇宙的机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正在用多种渠道和方式探索和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其中就包括宇宙。虽然地球处在太阳系之内,太阳系处于宇宙中一个很小的位置上,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人类已经向宇宙中发出了无数个探测器和飞船,就是为了能掌握更多有关未知宇宙的信息。但是目前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连0.01%都不到,宇宙在人类眼前就像是“黑箱”一样的存在。
但是,《三体》用文字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宇宙,一个不一样的宇宙。这个宇宙看似寂静,但是身处其中却暗流涌动,时刻都会陷于危机之中;有看似星光绚烂,但实际是无比黑暗,这种黑暗寒入骨髓。
星光璀璨的宇宙/来自NASA
《三体》中有一个桥段可谓极为精彩,那就是当人类翻译了云天明读给程心的三个故事背后的含义之后,立即引起了激烈讨论:是躲在光速低于16.7km/s的太阳系“黑域”中平安生活还是发展曲率驱动飞船逃出太阳系,寻找人类的第二故乡?
为什么会引发激烈谈论?因为这毕竟就在宇宙观的角度上来思考未来人类的命运,选择一条路,就只能坚持走下去。更重要的是,这正是两种宇宙观之间的博弈。
如果利用手段将太阳系内的真空光速降为16.7km/s以下,整个太阳系就会变为低光速黑洞,也就是“黑域”。同时,这也是宇宙安全声明,其他文明看到太阳系已经变成了黑域,就代表着任何文明绝对出不来,也进不去,失去任何威胁,也就失去打击的意义。因此,这就是声明的意义。
而如果这样做,也就代表着人类永远无法再走出太阳系,更不要说对于整个宇宙的探索。将人类文明牢牢锁在了太阳系内,就像“智子”当初锁住人类文明技术水平一样。因此,很多人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样就是自杀。
《星际穿越》电影中的黑洞/来自豆瓣
这些反对的人所支持的就是研究曲率驱动飞船,利用将近光速级别的速度进行星际穿越,以便逃脱黑暗森林打击和寻找人类的第二故乡。但是通过观测,发现曲率驱动会产生轨迹,这样会让黑暗森林打击更快到来。于是,这也成为了另一个自杀。
最后的结果,其实感觉就像上天给全人类开了一个玩笑一样,最避之不及的曲率驱动飞船的轨迹就可以降低光速,如果以太阳系为起点进行推进,留下的轨迹就可以在太阳系内制造一个黑域,这样愿意留在太阳系内的人继续生活在这里,愿意冒险和探索的人可以利用飞船去遥远的星系,这样就会是最好的结局。
两种选择的人,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宇宙观。
人类在未来,肯定会走出地球,进入更广阔的宇宙中生活,因此,在未来生活中,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无法让人类面对这个世界,必须加上宇宙观,这是极其必要的。拥有“四观”将是未来人格健全的表现。
四、致敬《三体》
在我看来
《三体》不仅是科幻著作,更是一种预见,或者是一种警示。
对于未来生活的图景,刘慈欣帮我们做了预见:无论是为了应对环境恶化选择在地底下建立城市,还是在太阳系中建立舰队和城市,这些肯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地球文明终将变成太阳系文明,迈向宇宙的更深处。
但是,如果对于引力波或者外星文明太过于乐观和松懈,或者假如像“叶文洁”一样利用技术向宇宙发射信息之后,引发黑暗森林打击,那么之前说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虽然宇宙中真的是否存在黑暗森林法则,很多天文学家都在进行研究。但是无论有无,就像我们面对人工智能一样,前面的一切都是“黑箱”般的存在,人类能做的只有更加谨慎和冷静,控制住内心的欲望,才能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但是与人工智能不同的是,对于宇宙,我们人类是有筹码的,因为刘慈欣已经给于我们了启示。这也是《三体》最为精彩和最有价值的一点。
最后就拿我最喜欢的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
这就是爱吗?
“应该是吧。”罗辑微笑着点点头。
罗辑博士,我是来向你抗议的。
“为什么?”
因为在昨天晚上的演讲中,你说人类迟迟未能看清宇宙的黑暗森林状态,并不是由于文明进化不成熟而缺少宇宙意识,而是因为人类有爱。
“这不对吗?”
对,虽然“爱”这个词用在科学论述中涵义有些模糊,但你后面的一句话就不对了,你说很可能人类史宇宙中唯一拥有爱的种族,正是这个想法,支撑着你走完了自己面壁者使命中最艰难的一段。
“当然,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一种不严格的......比喻而已。”
至少我知道三体世界也是有爱的,但因其不利于文明的整体生存而被抑郁在萌芽状态,但这种萌芽的生命力很顽强,会在某些个体身上成长起来。
“请问您是......”
我们以前不认识我是两个半世纪前曾向地球发出警告的监听员。
“天呐,您还活着?”庄颜惊叫着。
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我一直处于脱水状态,但这么长的岁月,脱水的机体也会老化。不过我真的看到了自己想看的未来,我感到很幸福。
“请接受我们的敬意。”罗辑说。
我只是想和您讨论一种可能:也许爱的萌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也存在过,我们应该到处鼓励她的萌发和成长。
“为此我们可以冒险。”
对,可以冒险。
“我有一个梦,也许有一天,灿烂的阳光可以照进黑暗森林。”
这时,这里的太阳却在落下去,现在只在远山上露出顶端的一点,像山顶上镶嵌着的一块光灿灿的宝石。孩子已经跑远,同草地一起沐浴在金色的晚霞之中。
太阳快落下去了,你们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当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阳还会升起来的。”
本文由衷的向刘慈欣先生和他的《三体》,《三体Ⅱ 黑暗森林》和《三体Ⅲ 死神永生》致敬!
祝,未来安好!
参考资料:
1、《三体》刘慈欣;
2、《三体Ⅱ 黑暗森林》刘慈欣;
3、《三体Ⅲ 死神永生》刘慈欣;
4、埃隆·马斯克宣布惊人环球客运计划,专家称短期内不现实.凤凰新闻.2017.10.1
5、今天中午,埃隆·马斯克将向全人类披露“火星殖民计划”.36氪.2018.2.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