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防弹少年团】岁月的诗情爱人的歌【主郑号锡】

2023-03-06防弹少年团郑号锡 来源:百合文库

10月13日,午后,晴
坐标:55°45 21〃N,37°37 04〃E。
此时坐在书桌前的伊琳娜放下了手中忙碌的笔尖,合上笔盖,眺望着不远处那片巍峨矗立却已满目金黄的桦树林。
春夏交替秋已至,岁月无情人有情。
顺手翻开手边的相册,原本不苟言笑的伊琳娜顿时笑逐颜开,久久未曾褪去。
“你的笑很温暖,不必掩藏。”
这是郑号锡和伊琳娜在一起后常对她说的话。他爱笑,也影响了她。
正值十月中旬,当地却已是秋意甚浓,气候不干不燥,温和宜人。宛如一曲民谣的小调,温婉而悠扬。
由于伊琳娜时常会口干舌燥,所以她常备一杯清水摆在桌边,以防不适。
手起杯落的瞬息,却惊动了歇落的候鸟。
遥望着骤然间翱翔于天际的飞鸟,伊琳娜的思绪也随之漂泊,越走越远。
那年,郑号锡热血满腔,伊琳娜再见他时,已是临行前的夜半。为他整理好行囊,回眸的瞬间四目相对,如同生离死别般的悲怆。
望着早已泫然流涕的伊琳娜,郑号锡笑而不语,轻柔地擦去了她眼前的湿润。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眼下激战正酣,他必须心甘情愿。
“我会活着回来,一定。”
秋风拂落了最后一片枯叶,捎走了对心上人的思恋。
战火无情民不聊生,硝烟弥漫烽火不断,军民一心强抵外敌。不会让江山易主,不辜负鱼水情深。
数年来夜以继日的风雨兼程,洗刷了晦暗大地,慰藉了热血英灵。
放眼望去,绿水围绕着村庄,一片泰安祥和之景。
古老又顽强的民族再一次毅然崛起,岿然而立。
而载誉归来的郑号锡也终于为伊琳娜戴上了那串珍存已久的弹壳珠链,在歌声如潮的人海里,兑现了他的诺言。
伊琳娜垂眸细数,整整七颗,紧密贴合地串联在一起。
此刻,她的心里最为明了
这其中,究竟包含了多少血汗与泪。
伊琳娜打开抽屉,小心翼翼地取出那串珠链,细致地擦拭着表面的浮尘,对着镜子,戴上了脖颈。
一阵凉意袭来,伊琳娜搓了搓冰冷的双手,又起身感受了一下室内的温度,却早已凉透了半晌。
果不其然,供暖又一次滞停了。伊琳娜这样想着,叹了口气,拿起一件大衣披在了肩上。接着,又从柜里取出一盏老式的油灯点燃,放在了当中。
光影摇曳间,是爱人的笑脸。
那年,郑号锡因作战英勇被表彰一等功,十年戎马,正式光荣退伍。
解放以前,郑号锡都没读过什么书,只一心想着有朝一日能像他的父辈那样征战沙场,保卫家园。
于是退伍后的那段日子里,伊琳娜几乎每天都在为郑号锡灌输文化理论的重要性思想。郑号锡则不以为然,固执地认为革命事业才是基本。
抵不过伊琳娜的轮番轰炸,郑号锡的耳根逐渐软了下来,斟酌了几日,才松口答应,下血本添置了一套时下炙手可热的《普希金文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郑号锡的头脑很是伶俐,不出三天,便学会了这首诗。
自那天以后,郑号锡终日手不释卷,挑灯夜读,以至于废寝忘食。
而伊琳娜则奋斗在新闻报社的采访和稿件翻译的工作中,夜以继日,焦头烂额,根本无暇顾及家中老小的起居生活。
只记得有一次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到郑号锡抱着正在哭闹的儿子在客厅来回踱着步,背后的手上还握着那本普希金文集。口不绝吟,儒雅又深沉。
伊琳娜索性放松了长时间绷紧的身心和大脑,站在原地聚精会神地倾听着。同一首诗歌在他的口中还是如此铿锵有力,深情饱满,又不失岁月的沉淀。字里行间,丝丝入扣,仿佛置身其中。
改革开放初期,郑号锡的一腔热血被再次复燃,马上响应了号召,开始全身心地奋斗在生产工作的第一线。
岁月流转,年华飞逝;寒来暑往,数十载如一日。
而曾经那本炙手可热的普希金文集,就这样静静地躺在抽屉当中,厚积了岁月的风尘。
伊琳娜拉开抽屉,取出了那本早已泛黄破旧却依然弥足珍贵的普希金文集,面向窗外清冷的银月,反复诵读着那首他最爱的诗歌。
睡意昏沉,油灯的光亮也因年久失修昏黄不定。
伊琳娜抬眸望向窗外,却发现夜幕已悄然降临。于是便取下眼镜,揉了揉朦胧微茫的双眼,静静地坐在床榻上。
半晌,才将那本普希金文集小心翼翼地放在自己枕边,轻手轻脚地挪动着身体,倚靠在身后的白墙。双目缓缓闭合,却久久未曾入眠。
— Мой любовник, спокойной ночи.
— 晚安,我的爱人.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
那个晚上。
-End-  
           「岁月如诗,爱人如歌」
- Я люблю тебя навсегда,мой любовни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