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初一生因学习压力大出现幻觉

2023-03-08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障碍 来源:百合文库
       杨女士致电称,她的孩子因每天过量的作业,精神压力过大,已出现严重心理问题。
       杨女士的孩子上初一。“他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只要是老师留的作业他都会完成,不管做到多晚。”杨女士说,自从上初中后,“孩子每天要做很多卷子,还有资料,题目难度也大。”
       杨女士说,她也像报道里的妈妈一样,孩子作业写不完,就不让他睡觉,经常写到晚上12点,最晚一次到了凌晨3点。“现在孩子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经常出现幻听、幻觉,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网易教育专栏特约心理专家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韩美龄解答: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中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生活物质由原来的极度匮乏变成了现在的丰富多样。我们的孩子不再像他们父辈幼时,每天眼巴巴地渴望着填饱肚子,他们出生时衣食丰足,出生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生长在高科技电子产品普及的时代,生活在网络传媒传播的海量信息里,在没有世事人情的经验时,已经从网上知道别人的经验,获得了不少没有现实依托的生活知识。结果是孩子们在物质上享受生活,更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享受。而家长和老师们,却在自己幼年成长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应试拔高教育。
可以说多数孩子都是含着金钥匙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成为家庭的关注中心,在家庭中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在家长和教育者“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中成长,被宠得任性又娇脆,活得依赖而虚荣。应试教育的核心就是以学分论成败,家长和老师联合起来,为着孩子能获得高学分尽心尽力地侵占着孩子的时间,约束着孩子的思想行为,同时也侵占着自己的自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陪孩子学习,逼孩子学习上。学校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的优异效果,不得不为着升学率,为着排行榜逼着孩子们去做学奴。老师们为了让孩子们整体上成绩优秀、表现优异,能考上重点学校,呕心沥血地将孩子们淹没在题海作业中,沉溺在各种学习班兴趣班里。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孩子们有着丰厚的生活物质的享受,在家当着小王子小公主;但另一方面,孩子们却又受到陈旧教育观念的禁锢和约束,当着学奴,做着学习的傀儡,没有了精神的自由,成了养在笼中的宠物。
可以说孩子们因升学学习,导致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冰火两重天。
       杨女士在问话中描述“孩子上初一。他是个个性很强的孩子,只要是老师留的作业他都会完成,不管做到多晚。自从上初中后,孩子每天要做很多卷子,还有资料,题目难度也大。孩子作业写不完,杨女士就不让他睡觉,经常写到晚上12点,最晚一次到了凌晨3点。现在孩子精神出现了严重问题,经常出现幻听、幻觉,总觉得有人要害他。”
这样的状态,我们可以做一个换位思考,让我们成人过这样的学习生活,我们会怎么样?很多成人在工作中,压力过大,工作任务过重,不一样也会出现不适应,出现身心疲惫的情况吗。如果长期处在这样的工作生活中,轻者出现脏器功能性不良感或者疾病,严重者会导致猝死。
孩子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下,在自己不认输,要获得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认可的心理促使中下,只能拚命地做一个好学生,拚命地完成作业。但他心理早就承受不了了,他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才这样做的,一旦作业完成了不,老师会批评, 家长会发脾气,同学们会看笑话,这些孩子都怕,越来越怕,精神承受不了了,就扭曲变异了,这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些给予压力的人,在孩子感知觉上成了害他的魔鬼。
        我们的教育,应是要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享受生活,学会用享受生活的心态为享受生活创造条件。我们教育的目标上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解决问题,有着发散性的思维能在遇到生活问题时,有着良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着沉稳踏实的解决问题的执行力。而不是喊着“一切为了孩子“口号,为了升学,就名正言顺地用学校那点文化基础知识禁锢着孩子的心灵,奴役着孩子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的方式需要与时俱进了,需要好好调整调整了!不然,这种陈旧不合时宜的教育不再是教育,而成了催残孩子的工具,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只会损伤出有着残疾的心灵的受教育者。
       十五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接待了几千例的学生咨询案例。走进咨询室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好或曾经学习好的学生,他们要么因不能忍受长期的压抑而厌学,叛逆;要么因长期的学习压力,因对人格培养的缺失,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想学学不进去,想学好而学不好。
本案例:
       从孩子个人的角度来说。孩子是一个听话、乖巧的孩子,他内化了老师家长的不合理观念。虽然这样学习很累,压力很大,效果也不好,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他严格遵守着老师的要求。学习不是为了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学会知识,只是机械的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作业。但长期高强度的压力,成人都承受不起,何况初一幼小的心灵。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在极度的焦虑情绪下,人会出现一时的错觉或幻觉或妄想;长期处于高强调的压力及焦虑情绪下,则会经常性的出现,甚至沉溺于幻觉、妄想中。
       听话乖巧的孩子,如同被装上听话的软件程序,遇事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表达出来,完全听从父母老师的指挥;乖孩子做事死板,照令画符,一旦没有了指挥,便不知所向,做事不灵活,不也会依令变通。乖孩子的父母没有放开孩子,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索与实践,去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给孩子发散性的思维,引导孩子多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人生。
       毁人不倦的陈旧教育,摧毁太多的孩子。孩子的情况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已经很严重,需要在心理咨询中及时调整。
第一、调整孩子的个性,让孩子从听话的孩子成长为懂事的孩子。懂事的孩子遇事有自己观点和作法,他们会配合老师家长的要求,表现出乖巧的样子。懂事的孩子做事灵活,会依令变通,没有指挥,就会做自己的事。
第二、调整孩子的学习心态及学习方法,学为我用,不为学奴。
第三、调整父母的教育心态、观念及方法。孩子成人才能成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