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若鹭鱼也许可以懂的东方人物杂谈》霍青娥——昔日与今朝,只隔一墙

(本期的“阅读理解”任务是:至少找到并理解“主旨”15个的其中一个
,量力而行
地进行阅读。)
早时,豆蔻年华,武家少女,结识了迷上她的霍姓少年。
曾经立誓的不嫁,与今日的抉择只隔一墙。
孟仙,已经出生,贤妻良母,却一言步入无情的鬼门关。
前时珍爱的生命,与今日的仙境只隔一墙。
仙界,破墙而入,随情而去,共同回到过去的人间迷梦。
此时留念的仙界,与重回的人间只隔一墙。
终于,已被遗忘,随而东渡,推尸解与役尸的仙道邪术。
今日所在的幻想乡,与昨日的世界只隔一墙。
凿,破墙,
合上清人的《聊斋志异》,
只叙晋人的青娥。
昔日与今朝,只隔一墙。
一设为本,创造二设。
站在妖的一方,写下主观口胡
的杂谈。
Привет,这里是橙光的东方同人社团若鹭姬工作室

本期其实是想和白羽的芳香篇同步发到B站的,结果他已经发上去的时候……我却恋草稿都没完成……
今天呢,要讲的人物是天朝第一虚拟相声演员
兼歌姬洛天依
……
……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神灵庙势力的仙人霍青娥及其僵尸宫古芳香。同时宫古芳香如果原型是都良香的话,那么青娥的后宫人物之一的茨木华扇……等下?!若室?!配图是不是出错了?!这不是中V的洛天依和言和吗?!你……应该没忘记你之前高一的时候调教过的她们的歌吧……
……
咳,看错了

嘛……中V圈不认识东方里的娘娘很正常……搞混也很正常嗯。
(虽然听说天依的原型一定程度上就是青娥?emm……)
咳……
核融合(NG)

今天呢,要讲的人物是神灵庙第一天朝性转狂魔兼邪仙霍青娥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神灵庙势力的仙人霍青娥及其僵尸宫古芳香。同时宫古芳香如果原型是都良香的话,那么青娥的后宫人物之一的茨木华扇也许就可以在这个关系中保持一个鼎立的白学地位了。只是……嗯……好歹配对图了,对吧?
(好的,这回没错。)
霍青娥
,出自《东方神灵庙》,任四面Boss,是一个中国来的邪仙
,支配着一只名为都良香
的……啊,错了,多读了一个“の”
……宫古芳香
的日本中国风僵尸——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如《聊斋志异·尸变》篇一样在合抱之树前用秦王走位再闪一个扑击来打败,只知道被芳香咬伤并不会立死,但也会暂时性“尸变”

霍青娥的性格非常神秘怪异,但是对人类异常友好。或者说,只要有人让她“提起兴趣”,她都可能跟一个“阴魂”一样驱之不散……
(灵梦饱受其苦啊……)
顺便呢,因为她是人妻而且……太“熟”了所以其实我对她的基础好感并不高。
但是,“历史人物”
和“现代文化趋向”
这些方面却可以附加很高的好感:
名片这种东西……不应该是一个晋朝人懂得的吧……难道是“名刺”?……可是“名刺”也没青娥这么花哨吧……(仔细看可以看出来,青娥娘娘的名片是典型的“双语名片”……)
以及呢……可以的话……
男子还是别太靠近青娥了。自从圣德太子
和诗人都良香
以后,太子大人曾经的妻子苏我屠自古
都想直接一个“入鹿之雷(物理)”抢回自己丈夫的下面
,和非要尸解去当童真女的亲妈
的智商了……
(当然目前为止道教势力还是很安宁的。我想屠自古不会随意对青娥发动攻击……)
嘛……
晋朝山西那边的变性手术
这么发达了?!
嗯……
不过呢,在此要提一下,“晋”是指“晋朝”,是ZUN的一个误读。
真实的情况,请让我们打开中华书局版《聊斋志异》第276页

因为今天首先要讲的,就是霍青娥的原型,《聊斋志异·青娥》篇的女主人公——武青娥

霍桓字匡九,晋人也。父官县尉,早卒。遗生最幼,聪惠绝人,十一岁以神童入泮。而母过于爱惜,禁不令出庭户,年十三尚不能辨叔伯甥舅焉。
同里有武评事者,好道,入山不返。有女青娥,年十四,美异常伦。幼时窃读父书,慕何仙姑之为人,父既隐,立志不嫁,母无奈之。一日,生于门外瞥见之。童子虽无知,只觉爱之极,而不能言;直告母,使委禽焉。母知其不可故难之,生郁郁不自得。母恐拂儿意,遂托往来者致意武,果不谐。
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会有一道士在门,手握小镵长裁尺许,生借阅一过,问:“将何用?”答云:“此劚药之具,物虽微,坚石可入。”生未深信。道士即以斫墙上石,应手落如腐。生大异之,把玩不释于手,道士笑曰:“公子爱之,即以奉赠。”生大喜,酬之以钱,不受而去。持归,历试砖石,略无隔阂。顿念穴墙则美人可见,而不知其非法也。更定逾垣而出,直至武第,凡穴两重垣,始达中庭。见小厢中尚有灯火,伏窥之,则青娥卸晚装矣。少顷烛灭寂无声,穿墉入,女已熟眠。轻解双履,悄然登榻,又恐女郎惊觉,必遭呵逐,遂潜伏绣褶之侧,略闻香息,心愿窃慰。而半夜经营,疲殆颇甚,少一合眸,不觉睡去。女醒,闻鼻气休休,开目见穴隙亮入。大骇,暗中拔关轻出,敲窗唤家人妇,共爇火操杖以往。则见一总角书生酣眠绣榻,细审识为霍生。推之始觉,遽起,目灼灼如流星,似亦不大畏惧,但腼然不作一语。
众指为贼,恐呵之。始出涕曰:“我非贼,实以爱娘子故,愿以近芳泽耳。”众又疑穴数重垣,非童子所能者。生出镵以言异,共试之,骇绝,讶为神授。将共告诸夫人,女俯首沉思,意似不以为可。众窥知女意,因曰:“此子声名门第,殊不辱玷。不如纵之使去,俾复求媒焉。诘旦,假盗以告夫人,如何也?”女不答。众乃促生行。生索镵,共笑曰:“騃儿童!犹不忘凶器耶?”生觑枕边,有凤钗一股。阴纳袖中。已为婢子所窥,急白之,女不言亦不怒。一媪拍颈曰:“莫道他騃,若意念乖绝也。”乃曳之,仍自窦中出。
既归,不敢实告母,但嘱母复媒致之。母不忍显拒,惟遍托媒氏,急为别觅良姻。青娥知之,中情皇急,阴使腹心者风示媪。媪悦,托媒往。会小婢漏泄前事,武夫人辱之,不胜恚愤。媒至,益触其怒,以杖画地,骂生并及其母。媒惧窜归,具述其状。生母亦怒曰:“不肖儿所为,我都懜懜。何遂以无礼相加!当交股时,何不将荡儿**一并杀却?”由是见其亲属,辄便披诉。女闻愧欲死,武夫人大悔,而不能禁之使勿言也。女阴使人婉致生母,且矢之以不他,其词悲切。母感之乃不复言,而论亲之媒,亦遂辍矣。
会秦中欧公宰是邑,见生文,深器之,时召入内署,极意优宠。一日问生:“婚乎?”答言:“未。”细诘之,对曰:“夙与故武评事女小有盟约,后以微嫌,遂致中寝。”问:“犹愿之否?”生腼然不言。公笑曰:“我当为子成之。”即委县尉教谕,纳币于武。夫人喜,婚乃定,逾岁娶女归。女入门,乃以镵掷地曰:“此寇盗物,可将去!”生笑曰:“勿忘媒约。”珍佩之,恒不去身。女为人温良寡默,一日三朝其母,余惟闭门寂坐,不甚留心家务。母或以吊庆他往,则事事经纪,罔不井井。年余生一子孟仙,一切委之乳保,似亦不甚顾惜。又四五年,忽谓生曰:“欢爱之缘,于兹八载。今离长会短,可将奈何!”生惊问之,即已默默,盛妆拜母,返身入室。追而诘之,则仰眠榻上而气绝矣。母子痛悼,购良材而葬之。母已衰迈,每每抱子思母,如摧肺肝,由是遘病,遂惫不起。
逆害饮食,但思鱼羹,而近地则无,百里外始可购致。时厮骑皆被差遣,生性纯孝,急不可待,怀资独往,昼夜无停趾。返至山中,日已沉冥,两足跋骑,步不能咫。后一叟至,问曰:“足得毋泡乎?”生唯唯。叟便曳坐路隅,敲石取火,以纸裹药末熏生两足讫。试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矫健。感极申谢,叟问:“何事汲汲?”答以母病,因历道所由。叟问:“何不另娶?”答云:“未得佳者。”叟遥指山村曰:“此处有一佳人,倘能从我去,仆当为君作伐。”生辞以母病待鱼,姑不遑暇。叟乃拱手,约以异日入村但问老王,乃别而去。生归烹鱼献母,母略进,数日寻瘳。乃命仆马往寻叟,至旧处迷村所在。周章逾时,夕暾渐坠,山谷甚杂,又不可以极望。乃与仆上山头,以瞻里落;而山径崎岖,苦不可复骑,跋履而上,昧色笼烟矣。蹀躞四望,更无村落。方将下山,而归路已迷,心中燥火如烧。
荒窜间,冥堕绝壁,幸数尺下有一线荒台,坠卧其上,阔仅容身,下视黑不见底。惧极不敢少动。又幸崖边皆生小树,约体如栏。
移时,见足傍有小洞口,心窃喜,以背着石,螬行而入。意稍稳,冀天明可以呼救。少顷,深处有光如星点。渐近之,约三四里许,忽睹廊舍,并无釭烛,而光明若昼。一丽人自房中出,视之则青娥也。见生,惊曰:“郎何能来?”生不暇陈,抱祛呜恻。女劝止之,问母及儿,生悉述苦况,女亦惨然。生曰:“卿死年余,此得无冥间耶?”女曰:“非也,此乃仙府。曩时非死,所瘗一竹杖耳。郎今来,仙缘有分也。”因导令朝父,则一修髯丈夫坐堂上,生趋拜。女曰:“霍郎来。”翁惊起,握手略道平素。曰:“婿来大好,分当留此。”生辞以母望,不能久留。翁曰:“我亦知之。但迟三数日,即亦何伤。”乃饵以肴酒,即令婢设榻于西堂,施锦裀焉。生既退,约女同榻寝,女却之曰:“此何处,可容狎亵?”生捉臂不舍。窗外婢子笑声嗤然,女益惭。方争拒间,翁入叱曰:“俗骨污吾洞府!
宜即去!”生素负气,愧不能忍,作色曰:“儿女之情,人所不免,长者何当伺我?无难即去,但令女须便将去。”翁无辞,招女随之,启后户送之,赚生离门,父子阖扉去。回首峭壁镵岩,无少隙缝,只影茕茕,罔所归适。视天上斜月高揭,星斗已稀。怅怅良久,悲已而恨,面壁叫号,迄无应者。愤极,腰中出镵,凿石攻进,瞬息洞入三四尺许。隐隐闻人语曰:“孽障哉!”生奋力凿益急。忽洞底豁开二扉,推娥出曰:“可去,可去!”壁即复合。女怨曰:“既爱我为妇,岂有待丈人如此者?是何处老道士授汝凶器,将人缠混欲死?”生得女,意愿已慰,不复置辩,但忧路险难归。女折两枝,各跨其一即化为马,行且驶,俄顷至家。时失生已七日矣。初,生之与仆相失也,觅之不得,归而告母。母遣人穷搜山谷,并无踪绪。正忧惶所,闻子自归,欢喜承迎。举首见妇,几骇绝。生略述之,母益忻慰。
女以形迹诡异,虑骇物听,求即播迁,母从之。异郡有别业,刻期徙往,人莫之知。
偕居十八年,生一女,适同邑李氏。后母寿终。女谓生曰:“吾家茅田中有雉抱八卵,其地可葬,汝父子扶榇归窆。儿已成立,宜即留守庐墓,无庸复来。”生从其言,葬后自返。月余孟仙往省之,而父母俱杳。问之老奴,则云:“赴葬未还。”心知其异,浩叹而已。
孟仙文名甚噪,而困于场屋,四旬不售。后以拔贡入北闱,遇同号生,年可十七八,神采俊逸,爱之。视其卷,注顺天廪生霍仲仙。瞪目大骇,因自道姓名。仲仙亦异之,便问乡贯,孟悉告之。仲仙喜曰:“弟赴都时,父嘱文场中如逢山右霍姓者,吾族也,宜与款接,今果然矣。顾何以名字相同如此?”孟仙因诘高、曾,并严、慈姓讳,已而惊曰:“是我父母也!”仲仙疑年齿之不类。孟仙曰:“我父母皆仙人,何可以貌信其年岁乎?”因述往迹,仲仙始信。
场后不暇休息,命驾同归。才到门,家人迎告,是夜失太翁及夫人所在。两人大惊。仲仙入而询诸妇,妇言:“昨夕尚共杯酒,母谓:‘汝夫妇少不更事。明日大哥来,吾无虑矣。’早旦入室,则阒无人类。”兄弟闻之,顿足悲哀。仲仙犹欲追觅,孟仙以为无益,乃止。是科仲领乡荐。以晋中祖墓所在,从兄而归。犹冀父母尚在人间,随在探访,而终无踪迹矣。异史氏曰:“钻穴眠榻,其意则痴;凿壁骂翁,其行则狂;仙人之撮合之者,惟欲以长生报其孝耳。然既混迹人间,狎生子女,则居而终焉,亦何不可?乃三十年而屡弃其子,抑独何哉?异已!”
(现代汉语翻译请自行查找百科。)
在之前的一个电视喜剧《爱情公寓》中,开头剧情为“陆展博误车遇宛瑜,贤菲组大办神婚礼”。
婚礼的二人,是公寓里的一对普通男女,名为“王铁柱”和“田二妞”(乡土气息嗯……)

二人于网上相互认识并相恋,而到了最后,却发现两人只隔一墙。
于是,他们用心凿穿了墙,走入了婚姻殿堂。
然而中国古代的志怪里……也有这样的一对奇葩

在山西(应该是明清时代的),有一对国中生那么大的少男少女。
男的叫霍桓
,十一岁中秀才,在家被禁足,故事开始时已经13岁了;
女的叫武青娥
,是迷恋仙术的武评事
的女儿,偶像为何仙姑
,出场时14岁。
后来,霍桓偶然遇到了在父亲成仙后立誓不嫁人的武青娥,立马大脑充血迷上了少女,提亲失败,就整日茶饭不吃就在那里花痴……
一日,霍桓看到了一个道士。道士给他演示了一个采药的破墙用小铁铲,并且把铁铲交给了霍桓。
其实就是青娥后来头上戴着的簪子。拿采药用的农具当簪子还……行……
霍桓爱不释手,于是当晚就扒了武家的墙钻了青娥的被窝……
……
我槽同志你那会儿这样私闯民宅加有意猥亵未成年少女不犯法是吧?!
小兔姬
大人,就是这个流氓。
虽然古代的中国应该没有民警……《东方梦时空》里寻找梦的警察肯定更没有了。
于是第二天,霍桓被抓住了。
然后又是婢女打掩护,又是两情相悦只字不谈,又是顺了青娥一个簪子
……
嗯……
然后霍家前去提亲,青娥暗中导向,武家得知真相,霍母暴怒,武家遭羞,实在没办法,于是双方都达成了亲事的共识。
同时正巧,霍桓的文章被一个县令赏识了。县令立马就帮忙参手主持了霍家和武家结为秦晋之好。
于是,武青娥从此嫁入霍家
,并把“定情信物”的小铲摔给了霍桓。
嗯……
嘛……古代,可以勉强理解。
之后青娥并不怎么管理家务,整天拜了婆婆就关书房。一有红白事,处理地井然有序。
不久后,霍家多了一位霍孟仙,青娥好像没怎么关心——也许是顺应自然天道?
然后四五年后,发丧了。
……
What?谁又死了?
青娥。
……
Why?
明白的一天,“我们的美满姻缘到现在已经八年,如今就要长久分离了。有什么办法呢!”
然后打扮好,回房间一躺,断气了。
霍桓一家悲痛欲绝,于是买了口好棺材藏了青娥。
全剧终。
……
等下,那为什么后来青娥又“出现”在了飞鸟时代的日本?
因为……
她升仙了
?!
……
说实话,我敢说两家再把那个棺材刨出来擦干净然后拿古物理学圣剑撬开的话,棺材里肯定什么都没有

顶多有个簪子

这青娥升仙了啊!
她欲成仙,法力无边。旋转跳跃,她闭着眼……
于是后来不明真相的霍桓同志伤心欲绝,走在街上,受人点化,直接大老远跑去打扰青娥的休息了……
当时的仙界还没有改革开放,道士和和尚还不能使用互联网和微信扫二维码收取香火钱

仙人
们也不能打开QQ或者Link开一个群聊天
,也没有哪个仙人拍个霞光发朋友圈秀“今天的伙食”
……
当然,更没有我三四月梦中曾到达的天界那样的高楼大厦和现代风校园办公室

于是……
霍桓故伎重演了一次,结果导致青娥他爹把霍桓和青娥轰了出去……
于是……这俩又生活在了人间界
,生了个儿子叫“霍仲仙”。
……
原型的故事基本到此为止了。之后霍家的故事就基本和武青娥没什么关系了。
然而在《东方Project》的故事中,霍青娥
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中国古代史中,中日两国有很多的交往。
先不算传说中的徐福东渡,《三国志·魏书三十·倭》(浙江古籍出版社版在第351页)中日本的邪马台国的女王、疑似天照大御神原型
的卑弥呼就已经和中国有来往了。
之后在中国隋朝的时候,日本飞鸟时代的统治者派出“遣隋使”出使中国学习政治和文化,其中小野妹子(苏因高)
是比较有名的存在。
而今天要讲的,就是这个隋朝相对应的日本的飞鸟时代

对的,就这个女人缘非常好到连妻子和丈母娘都是自己后宫的变性仙人所在的时代……
传说,厩户太子
派遣隋使入隋,效法隋朝的制度、儒学和佛教进行国内的改革,并拥兵加入和自己有婚姻关系的苏我家
消灭了反对佛教的物部家
,继续推行佛教,还兴建了命莲寺的原型

他却在继位之前逝世了,后人追封他叫“圣德太子
”。
而今世的人虽然承认他的存在,却否认了“圣德太子”的“圣德”。
于是太子在东方中被解除了封印,出现在命莲寺后,称为道教
势力的领袖。
等下?道教?
众所周知,圣德太子是佛教徒。如果要让他在性转后带领道教势力的话,就需要一个“自圆其说”。
于是ZUN在打开了上次在《东方三月精》剧本设定时找到“酒虫”设定的蒲松龄著作《聊斋志异》,向后翻了九十来页……
然后他找到了一个仙人。
他发现,这个仙人是“晋”
人,常识又告诉他中国的朝代更替晋朝在隋朝之前。
于是青娥随夫姓之后,跟何仙姑一起向前推移了将近一千多年……
……
嘛……各省简称什么的,朝代什么的……啊……
算了不管了,东方又不是历史书
对吧。
于是,武青娥随夫改姓霍,东渡日本,碰见了正在为寿命烦恼的太子大人。
青娥说服了太子、说服了布都姬和(其中一位)太子妃刀自古,然后把尸解之术交给了这几个想长寿/想变回侍奉神的童真少女(因为尸解是可以基本自由改变自己的外观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布都姬一点也不像人妻和人妈……倒像个熊孩子……)
/想自己夫婿发什么疯总之跟过去就是了的人类名门贵族,并且效法中国的“外儒内法”
,教给太子“外佛内道”
的一个学派/宗教矛盾处理方案。
之后,三人分别尸解,屠自古因尸解器物被布都调换而死亡变为怨灵(亲妈!)
,青娥则销声匿迹,不知是继续向后世的人们扩展道教(如宫古芳香原型都良香
)还是被封印了。
一直到明治维新,幻想乡正式封闭。
无数次异变后,太子等在寺后的墓地复活。
当幽幽子终于被魔理沙的《东方地灵殿》Ex面预言变成一面Boss的时候,当命莲寺多了两个新伙计的时候,当本来想吓人的小伞最早被僵尸追着跑的时候……
青娥,在四面出场了。
留意对联。
战后,她也屡次骚扰道家处事风格的神道教巫女,博丽灵梦。
之后,出场就不多了。
不过也有,比如在《东方求闻口授》中被圣(圣白莲)讨厌以及假扮圣诞老人
进行偷窃活动(东方四大小偷
:魔理沙
——偷窃红魔馆地下大图书馆但从没偷窃爱丽丝家成功;十六夜咲夜
——为了火箭工程偷进了魔理沙的家;古明地恋
——顺走希望假面和智能手机;霍青娥
——假扮圣诞老人偷窃和使用偷的办法从魔理沙家取回自己的羽衣。其中魔理沙、古明地恋和霍青娥在黄昏作品《收集荷取》中,以小偷身份出场)。
在《东方文果真报》中和疑似圣白莲的人坐在同一排看丰聪耳神子的“仙人养生学”演讲,以及拉住取材去的射命丸文并非要让文给自己和芳香拍个照片。
娘娘你的“恋尸癖”属性满了啊……(???)
于是射命丸文为了省胶卷
,把一边本来就怕芳香的小伞拉了过来拍了照……
不过说起来的话,天狗的相机依然使用胶卷,那么……
嗯……
说起来,真怀念一些旧东西呢。
有的时候,真的希望在人类村落的甜品屋走走看看有没有一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古巴糖
什么的呢……
虽然那东西刚吃下去并不甜,还非常苦,但是所有的美好,不都是苦尽甘来的吗?
没有苦,又何来让人感触颇深的甜呢……
或者……
幻想乡里,有没有曾经那些用来思考和科普历史知识的单机游戏呢?
也许香霖堂还有,但现界……也许没了吧……
图片来源网上
哦对了,之前提到了青娥销声匿迹后的两种可能,那么如果是在向人们拓展道教
的话,也许才是我认为的背景情节
吧:
青娥一直活跃到平安时代,认识了诗人都良香,推广了道教。而都良香又在罗生门遇见了茨木童子,二人因为诗歌友谊成为知音,茨木也从那起萌生了接近人类并以仙人的身份回到人类社会
的想法……但……都良香却横遭不测,没有成仙而直接死去……
于是,青娥随手复活了都良香——但只是复活成腐败的僵尸
而已。
于是,茨木向仙的路走去,却不知道知音已经失去了思维。
芳香从此也只有在揭去符文时,凭借着肌肉的记忆缓缓地念出生前的诗歌,却再也没有鬼去接下下一句……
茨木……不,茨华仙……她只能怀念着过去的罗生门诗句,奉着圣德太子的“天道”,疑惑地看着青娥,以及永远看不到真身的一抔黄土……
直到今天……
茨华仙和死神成为了友人,可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彼此知道彼此的真实身份所以不怕鬼的身躯因寿命被拉走到是非曲直厅?
还是因为,想要知道都良香今日所在呢……
幻想的世界,死永远不是死。但是无论他在哪里,无论他是仙人还是灵,总要知道吧……
但是,她不知道,也无法知道。
曾经的知音,早已经再也捡不回诗歌的美好了……
因为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死尸……
也许本来,最少还可以一见,只可惜……
也许在《东方茨歌仙》完结
之前,罗生门前的二人,再也无法相见了……
那么来说说青娥二设的形象吧:
笑面的挑事者。笑脸迎人,然后有一半的事情都是她搞的。一般在喜剧出现。
绝对反派。黑化太子,精神污染。一般在一些“全篇高能”中出现。
真·工口仙人。和人类太近了的人妻,Pink感很重。一般是……本子。
洛天依。(???)
One two three four.
用来抢包的 坐骑是独角兽(独角兽),
独角兽的尖角 有解毒的作用。
用来抢包的 坐骑是天马(天马),
它是从美杜莎的头颅中出现的。
右手挽包可不行,
夜路一人可不行,
夜路上花Q可不行……
饮下你,巧言的进酒……
我因你而醉……
就这样被你抢包,
就这样被你抢包,
抢夺往复,
反抢了你……
你靠强夺钱财换来的酒水,势必最为甘美。
你呵,放开了喝,放开了喝吧~
明天也再放开了去抢吧!
成名曲!
不过12届又来了一次,这样会降低评分的。
青娥的洛天依形象基本来自于洛天依某曲的配图被放入了霍青娥,之后就成为了梗。
与此同时,洛天依官方也承认了青娥的原型地位……
所以,这个梗真的成了完全梗了2333
假如在看到天依放声高歌东方曲的话,刷娘娘也可以理解了。
但是呢……
请不要在天依的主场刷这个梗
呢……
不管是2010年八音盒版英语《Bad apple》因为一个新月
转的视频评论区被Ib占据,还是《最后的十字军东征》一个基督教风格曲的评论区被日本神话和东方占满,这些“生物入侵”一样的刷梗过界,可真的都很不理智呢……
其实青娥不论是一设还是二设,对人类都算是很友好的。
因为她是仙人,而且也是人类的出身。
同时作为一个古代的仙人,却懂得很多现界、西方和外界的知识,的确是很少见了。
不过呢……说起来,神灵庙方面的确是道教人,就算布都使用着神道教属性的“风水”,依然是道教的尸解仙。
但是道家
人呢?
博丽灵梦
,其实就是一个“道家的神道教巫女”

道家的道教并不应该划等号,因为尽管随着历史的发展,先秦
出现的道家逐渐成为东汉
产生的道教的一个“内功”,但是这顶多只能算“∈”。
在《东方Project》丰聪耳神子的设定文档中有一句青娥的话很鲜明:
“这个宗教(道教)永远无法用于治国平天下。”
然而,历史证明
,“这个宗教”的“内功”——道家——却可以。
让我们打开西汉初年
的历史书,翻到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的时代,让我们看看曾经“文景之治”
时,汉朝推行的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什么?
道家思想

因为秦朝刚刚结束,楚汉争霸刚刚结束,百姓需要安居乐业,需要稳定下来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此时,不能乱作为

于是这就是道家政坛成就达成的时候了。
道家的政治主张是“自然无为”,要求统治者甚至所有人不能无视客观规律地胡乱作为。而这个政治主张在后世的“道教”中并没有看得出——因为这从一个政治和修身兼有的主张演化成了完全的修身主张。
道家承认矛盾,承认矛盾的对立统一,这就是它朴素辩证法的特点存在;同时道家还主张依靠“道”来认识和总结事物的客观规律,认为事物可知而规律不可改。这些观点甚至都可以在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中找到对应之处,所以道家本身,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学说,甚至是一个良好的治世之学——“文景之治”就是例子。
而霍青娥又为什么说道家发展为道教后的宗教“永远不可能用于治国平天下”呢?
道教的眼光,从整个的自然和政坛变成了个体,从矛盾观点和可知趋向了形而上学“非一即二”、“不变论”甚至不可知论——就像天主教教堂供奉着奥丁一样奇怪。
正因此,它不适合治国了,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是依靠统治者修仙得道能治理好的。
但是,在青娥说着这句话的同时,在幻想乡却有拿“道家”成功治理了幻想乡的人——也是博丽灵梦。
自然无为,所以不会乱作为,说是“遇见妖怪就要退治”,但是依然是妖怪和人类平衡关系的维护者
而不是《东方文化帖》慧音篇里出现的破坏者

辩证思想,所以不会一概而论,说是讨厌妖怪,其实对人类和整个幻想乡没有危害的妖怪依然可以活在她的庇护之下
——比如座敷童子和神社常出现里的大量妖怪与妖精;对人类和妖怪整体有害的人类依然会在破坏规则后被处刑——比如破坏规则并已经决定要“叛国”的易者。
灵梦不会去修仙炼丹,她只会认识幻想乡,只会去作为一个平衡的维护者而不逾越能力和权限地乱作为,只会去坚持矛盾的看法具体地分析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妖怪和人类都是实体的生物,但妖怪不是人类。谁都不可以一概而论,因为每个矛盾都有特殊性。
ZUN认为灵梦是道教徒,可能是有些“以偏概全”;但是如果说灵梦是道家人,那么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
也许,青娥会缠住灵梦,可能就是看到了“道教(其实是道家)治世”的可能吧。
以上的口胡,能否理解就不知道了。不过只能说,哲学还真的是我除了历史以外最爱的课程
呢。
这里是橙光游戏
《幻想乡随想曲》
制作社团若鹭姬工作室
,以上便是我对霍青娥的认识和猜想了。
那么,如果喜欢的话,可以考虑关注、收藏、投币、点赞和充电等,但是任何条件允许还是请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认识吧。
不管以上多么像一设,也可都是二设哦;不管里面的人文历史内容是不是很像真的,都是我根据所学思考整理的结果呢。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管我在这个杂谈中写了什么,都是抱有维护我的利益的态度来写的。那么我对于道家的部分认同(保留否定观点的认同)
也是建立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上。
不过宋明儒家的心学以及“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观唯心主义……可能我这辈子都不会再次认同了。
“依照一设创造二设”是若室的希望。
霍青娥和洛天依有一个很著名的身份梗。
宫古芳香的原型可能真的就是都良香。
霍青娥对人类异常友好。
圣德太子、都良香的性别和物部布都的“年轻态”问题,提了一句
ZUN弄混了“晋”的意思。
霍青娥原型是《聊斋志异·青娥》中的武青娥
《聊斋志异·青娥》中霍家买棺材葬青娥的桥段中,无法确定棺材里是否还有尸体(也就是说不排除是尸解仙之类的的可能)。
在历史基础上创造与之相反的二创,自圆其说极为重要
霍青娥虽然是古代的仙人,但是行为和认识很现代风
幻想乡四大小偷:雾雨魔理沙(窃)、古明地恋(顺)、霍青娥(偷)、十六夜咲夜(盗)
若室想去买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古巴糖,但是听说只有朝鲜有卖了(“明公那个鳖孙”是人妻控哦……)
若室认为的霍青娥在二设中的主要四个形象
玩梗要适度和注意范围
道家和道教并不是划等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