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乱谈】让我们看看轻小说的武功秘籍

2023-03-08红楼梦轻小说天龙八部 来源:百合文库
注:本文原发布于微博,修改后发布在此
福〇四左手持起阐〇者,右手持起〇殿遮那 ,运起内力,用力互斫,只见金光一闪,两柄绝世神兵嘶吼出裂天崩地的声音,同时断折。
福〇四小心翼翼的拾起断刀断剑,赫然发现,果如师傅所言,神兵内部附有两部秘笈。
“这该是师傅所说的绝世轻小说秘籍了。”福〇四将两匹绢帛抽出,展开一看——
其一,上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天龙八部》
其一,着墨三个娟秀草书:《红楼梦》
本文没有贬低两部作品的意思啊,一点都没有
以上纯属扯淡。本文的起因是本人发了这条微博,然后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因为这个微博,两个人脑洞大开想到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有空的话欢迎大家走进珂学,虽然已经没有床位给你了
写在比较最前的一句话:本文纯属娱乐,不是科普,不是论文,只是瞎扯淡,全是私货。如无特殊说明,基本都在写岛国轻小说圈。本文所涉及的对女性的观点基本上不是笔者观点,只是单纯在阐述一个事实。
大家看了这么多年的轻小说以及轻小说改编动画,恐怕谈到这一类型的作品,诸位的观点大致都可以说相对一致的,那就是——业 界 药 丸

啊呸,应该是:套路太深。
恐怕大家都对当年《落第骑士英雄谭》和《学战都市Asterisk》两个同期的动画展开记忆犹新,大概当时十个人有九个都以为自己是不是在看一部动画,因为两作的第一话展开实在是太一致了:火焰系粉毛傲娇女主,坐。误入房间、偷窥、决斗、入后宫一气呵成,是套路中的豪杰。
个人还是更推荐落第,OP神赞
而回头看下来,被许多人蔑称为“厕纸”的轻小说也的确套路太过相似,许多作品甚至可以说是以前某个作品的翻版乃至同人——当然,这个现象并不仅限于轻小说业界,比如说进击的闭嘴(好了,我怕被打,不说了)。不少我国网络小说玩过的套路,比如穿越网游等等都开始成为轻小说业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甚至出现我国网络小说的“兄弟篇”,比如《贤者之剑》:
怎么看都是《琥珀之剑》……虽然笔者没看过这本贤者之剑
那么,回到文章的开头,个人今天就是要来乱谈乱谈,为什么我说这响彻轻小说业界的两本武功秘籍是《天龙八部》和《红楼梦》。
首先声明:武功秘籍的意思是好用、用的简单、容易变强,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天下文章皆出于此等等的意思。
轻小说这个姑且能算作文学体裁的玩意如果排除掉那些明显靠插画卖的带字厕纸,最大的特点,就是“ 文字简单、剧情直白、通俗好懂 ”。这取决于许多轻小说作者自身教育、文学素养、社会经历的不怎么丰富和拿得出手。
然而文学创作,是需要取材的,任何文字都不可能凭空而来,那么,改造过去的作品,就成了没有取材基础的情况下,许多“作者”的第一选择。
改造作品与抄袭是不同的,就像有脑子的人都不会说MUV-LUV系列是《星船伞兵》的抄袭作,却一眼就能看出郭比特人的险恶用心。
这种参考、改造其实是客观普遍存在的,无论作者是不是主动的会去参考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总会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去走向心水物的路子。再说了,这就和很多人在语文高考前看几篇满分作文、准备一些万能素材一样,无论到最后是不是成篇、成句应用,都有着之前自己看到过的素材的影子。
在轻小说极度商业化的背景下,保证热度和销量的最大因素早就不仅仅是质量了,除了作为门面的插画之外,更重要的是引起话题的新鲜感、效率和更新度,尤以后两者为重。《琥珀之剑》是好作品吧?《异人傲世录》是好作品吧?《猎人》是好作品吧?但是一旦停更或者断更或者作者出去取材、打麻将、打游戏的话,质量再上乘的作品,也只会被那些虽然质量一般、但是更新勤快的作品刷掉热度。于是,这种“偷懒”的法子根本不稀奇,不然你们看〇家三〇写的那叫什么玩意,在快餐的年代,出现度才会决定你的热度。
如果没有优秀的文学素养,也没有丰富的社会经历,自身的教育又不足以支撑起自己那恢弘的文学创作,却又想快速的打开知名度、挣到热钱,那就只能对现有的素材进行机械模仿,并对其有限的创新了。
但,轻小说的根源是什么我今天暂且不必去讨论,也不是我这篇乱谈所说的范畴。抄袭还是借鉴?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某三再怎么没文学素养再怎么从头到尾套路,岛国小说再怎么厕纸再怎么废话连篇再怎么既视感不断,他至少没有从核心设定到角色特点到剧情构架全是“改造”。
哦对了,怼〇四不是这文章的主题。
那么,为什么单单就《天龙八部》和《红楼梦》,能被我这个二货挑出来作为轻小说的武功秘籍呢?让我来给你们捋(che)捋(dan)
该回归正题了
相信大家早就吐槽过好多轻小说的男主角很像段誉了,比较出名的就是司波大爷,当年的“你妹妹其实不是你亲妹妹,你们是可以结婚的”的展开估计就差在那张一脸懵逼的扑克脸上刻上“我妈是刀(wo)白(jiu)凤(niang)”六个大字了。
还好最后大爷他爹不是中国人……
段誉的确是一个后宫系男主角的好模板,这点恐怕所有人都不会否认,但是这并不是《天龙八部》被我在这里提为武功秘笈的最大原因。
要扯淡为什么《天龙八部》是,我这里先要说说为啥不是金庸的其他作品。
众所周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作品各有千秋,各有所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查老爷子的文字都会被轻小说家们盯上,或者说如同面对《九阴真经》一样一窝蜂的疯抢。岛国轻小说家们寻找自己需要改造的素材的时候,必要的因素有三个,那就是:商业化效率要高、现代化成本低、适合日本人

商业化效率高,最直接的体现那就是原作知名度,这个筛子一抖落,《白马啸西风》、《鸳鸯刀》2部“短篇”不幸落马——篇幅较短,意味着可挖的梗和素材不多,也意味着长篇影像化铺开知名度的难度加大,这2部的知名度恐怕算是大众中相对较低的,自然不会进入到“改造”者的法眼。
现代化成本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改编成本”,这里说的可不是什么版权费,而是可以换言之为“套马甲”成本,就比如把段誉的“我到底能不能(哔)我妹妹”属性以及六脉神剑的狂霸酷拽叼扎天绝地武士属性套用到司波大爷、桐谷和人等等人身上,那几乎就是0成本。当然,这个因素并不限于角色,剧情、世界架构、剧情大概都可以算在其中。这筛子一激灵,《书剑恩仇录》、《侠客行》、两《飞狐》纷纷落马,他们很明显的没办法直接简单地套用到日轻现存两大模板:异世界、校园中去,尤其是侠客行的佛学背景,怕是在如今这个年代很少人会去喜欢这样的架构了——即便主角已经比龙傲天、赵日天还要牛逼,直接叫做石破天。
适合日本人,这个因素就比较含糊了,毕竟武侠、侠义、侠之大者、家国天下这种事儿,日本人还真是不怎么理解,但事情可不能这么一棍子打死,因为毕竟日轻作家的“创作”,还是需要重新解构和拼接的,并不是简单的套用。但是,有的内核是无法变的,就像《笑傲江湖》政治映射之“深”,是日本人——或者说日轻作家的普遍政治素养是无法理解、不敢尝试的;又比如《连城诀》之人性人情与悲愤,并不是日本那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所能接受的。更何况《越女剑》的阿青之强,恐怕日轻作者不敢写,也不敢碰。
三把筛子还没筛完,恐怕就会有朋友要说了:那么,《鹿鼎记》呢?韦小宝可是典型的轻小说后宫男主啊!
讲道理,我们可以接受韦小宝和康熙谈笑风生一起穿着马甲搞大新闻,不代表日本人能接受来个历史上的无名小卒去和天皇一起爬宫墙啊!
当然这不是主要原因,韦小宝的七位老婆完全可以套用到各个轻小说的女主角头上,影响日轻剧情走向的大部分时候,还得是男主角。因为我们要明白,即使我们不愿意去承认,大部分小说是以男主角为视角的,他的成长和选择影响着整部小说,所有的女主角,其实只是男主角面临的不同价值观和未来的选择的具体体现,归根结底,选择谁、谁是女主角,和男主角将要成为什么人是息息相关的。亦即,很多时候,女角其实是男主角的一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永恒的话题:黄毛和黑毛之争,下次有机会我会专门撰文讨论这个话题。
而韦小宝,他实在太典型的中国人了,与日本这个社会和文化氛围完全格格不入,无论是他的阿Q,还是他的自由处事,放到日本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里,恐怕只会落得被孤立的下场,根本没办法搬过去作为男主角。
三个大筛子一嘟噜,以上作品都不适合快速简单粗暴的“改造”,于是只剩下了《天龙八部》和鸟一系,我是说《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
鸟一系相较之以上所说的几部作品,可能在被改造的吸引力上更胜一筹,尤其是其中的部分要素,一直以来很受欢迎。毕竟如同郭靖这样单纯刚正、耿直勇敢又战斗力极强的男主角在ACG作品中并不鲜见,你看卫宫巨侠。你还别说,卫宫士郎真是集鸟一系三个男主角之大成,郭靖的射箭和性格,张无忌的圣母和武功盖世和豪气干云,以及——
杨过的断手
但是,男主角可以用来作为角色模板,并不代表整个作品都适合拿来成为改造的素材。《射雕》被改造的难度在于,黄蓉实在太聪明了,以至于很多日轻作家根本无法驾驭这样一个女主角,但是如果削弱了女主角的智商,套用郭靖模板的男主角就很难和整个剧情圆融的套合在一起,也就直接加大了“机械模仿”的成本。更何况,郭靖之大智若愚本身也非常难描写,以至于很多日轻作家直接把男主角写成了智障……
而《神雕》呢?相比较鸟一系其他两部,更加像是一本“小资”小说,非要说的话,恐怕也就是“忘年恋”、“师生恋”、“龙骑士其实是龙被士骑而不是龙骑着士”、“啊啊啊啊啊我的王之力啊!”、“当年我甩掉的妹子以后可是牛逼人物”等等简单粗暴的吸睛元素会被人随手拿过去用罢了,而且好几个因素、或者说“特点”都只能用在本子或者官能小说里。杨过的叛逆、反抗、草莽气、理想的固守与坚持等精神内核, 却不是日轻小说能随随便便拿去用的,即便用来,也只是寥寥几点,最后还是会被日轻落笔在“马摸鹿”、“猩挤鹿”、“鸭撒蜥”三种动物上,成为粗暴塑造角色的标签一部分。
日轻大部分男主的叛逆,不是对世俗偏见的蔑视,而是中二;他们的反抗,不是在经历后对自我道路选择的自信,而是“年轻犯下的错”;至于他们所谓的“固守”,无非是作者不知道怎么成长角色,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小龙女?恐怕早就和大和抚子一样,绝迹咯。而且这样出尘若仙的女角色,一点都不阿尼玛,你无论怎么换片场,哪怕改叫大蛇子,只要用了小龙女这个模板, 小龙女永远都是小龙女,无非就是画龙点睛与画虎类犬的区别而已。
关于“阿尼玛”下面会提及,这里大家可以先理解成“通用模板”、“劳模”
那么,《倚天屠龙记》呢?
不得不说,作为我引文的出处(狂笑),《倚天》为众多轻小说提供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模板:白学!
其实就是我上文说到的“黑毛和黄毛”。
可以这么说,“黑毛和黄毛”几乎是任何一部轻小说的角色设定都逃脱不了的,这里说的不仅仅是发色,而是“超越”和“世俗”,或者说“理想”和“现实”。举例子吧,雪菜是“黄毛”,是“世俗”;冬马是“黑毛”,是“ 超越 ”。世俗和超越,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只是一种价值观的选择而已。
但是,即便我被打,我也要喊出来:
雪菜碧——!
对于赵敏、周芷若两人的“白学”现场,恐怕没人会感到陌生,比起那个机场转圈吻,恐怕还是婚礼上拿着金毛抢新郎更加劲爆点,两人围绕“无忌哥哥”搞起来的腥风血雨,可不是去不去音乐会能相提并论的。而女角色们围绕男主角争风吃醋,却只是“黑毛和黄毛”的一个体现而已,是“世俗”和“超越”之间矛盾达到不可调和地步时的大爆发,却不是感情的常态。
然而,这并不能让《倚天》成为万金油一样的武林秘籍。为什么?因为赵敏、周芷若都太过“心机”了,她们俩所算计的东西,根本不是以高中生为主要角色和背景的轻小说所能驾驭、体现的,更不是“三低”的日轻作家所能写出来的。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矛盾甚至可以上升到家国争端,更因为两人所表现出来的觉悟、智商、能力都比较符合她们的身份:贵族和一派核心弟子(掌门),这比起无数养在纸上、活在梦里的所谓“公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归根结底,主要女角色太不阿尼玛了——所谓阿尼玛,就是“每个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成分”,会让男人——尤其是死宅男这些轻小说的主要读者——一眼看过去就感觉这是自己想要谈恋爱的对象,亦或者说,“劳模”。古有大和抚子,现在有亚丝娜,还有鹿岛神威五十铃野兽前辈等等等等。从这点上,赵敏和周芷若都有着男人根本不敢接近的部分,毕竟“死肥宅”是脆弱的,他们所追求的萌,大部分时候需要“依附”和“可控”来体现,赵敏的“阴险狠毒”和周芷若的“不择手段”即便不是多么成熟,对于大部分死宅而言那简直是毁灭女神啊!
更何况就以某些人的水平还写不出来这样的女角色呢。
而且,即便说赵周二人体现了“黄毛与黑毛”,但两人却也不是典型的“黄黑”,我们可以确定赵敏是“黑毛”,但周芷若又何尝只是单纯的“黄毛”呢,她始终在努力挣脱“世俗”的框架,像是张无忌的人生选择的一部分,但其实终究和男主角是“同行者”而非“奠基者”,始终与自己的特质若即若离,作“超越”状,从本质上看,两人其实很相似,而不像雪菜和冬马那样看似关系不错,其实根本格格不入。
而且,说起白学——亦或者说“黑毛黄毛”的话,最权威的可是《红楼梦》啊!当然,关于《红楼梦》,我们稍后再谈。
那么,刨除白学的话,《倚天》最大的商业卖点是什么呢?倚天剑、屠龙刀,换言之,就是中二小说最喜欢的终极装备(秘籍)。围绕终极装备或者说秘籍展开的轻小说不是没有,但是真的是数量寥寥,最近稍微靠的上的,应该说是《转生成魔剑》。然而这所谓的“终极装备”无非只是男主换了层皮而已,也算不上“以装备为故事脉络”。
这漫画翻译让我一开始还误以为是可爱的猫耳男孩子……
为何终极装备这么中二的东西却不受日轻待见?因为现实中可没有装备绑定,终极装备落到谁手上,谁就最牛逼——但是主角又不可能一直保有这个终极装备,所以主角就不会是最牛逼的。不然整个小说就会无聊的成为“男主角拿到了终极膀X剑—有人(妹子)来抢—打败他收入后宫—又有人来抢”的无限循环。再者说了,如果存在这种终极装备,那岂不是证明男主角永远比不上制造出这个牛逼装备的人了么?对于战斗系日轻这种崇尚男主角必须最强、或者将会成为最强的东西而言,终极装备只会成为男主角变强的阻碍。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没有“终极装备系”的优秀作品,只是,大部分日轻小说欠缺这种笔力而已——或者说,他们的商业化体系不适合多出这种东西。
更何况,论起终极装备系,日轻小说家们面前有两座他们本国出产、从他们童年开始就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大山脉:其一,以高达为首的机器人动画大系,尤其是超级机器人系;其一,以东映日曜日乐园系列为首的特摄系。简而言之,终极装备系,其实就是那些比卖圆盘、卖瑟琴抓、卖本子等等还要高上一筹的卖胶、卖腰带作品,你让日轻小说家们开发出一个商业价值、口碑胜过或者比得上这两座大山的“终极装备”?何其难也!
没有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低下的话题,永远比自己驾驭不了的话题还要让日轻作者更加无奈。
那么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倚天屠龙记》并不是最适合作为日轻的模板来使用或者借鉴的作品。这么看下来,只剩下了《天龙八部》。
【在这里我要说明一点,接下来的言论我没有半点贬低《天龙八部》的意思,任何一部能被许多其他作者拿过来借鉴的作品,其本身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伟大和知名度,毕竟只有第一个这么做的才是天才,后面的跟风者再多,也至多只是人才】
为什么是《天龙八部》?
首先,《天龙八部》三位男主角都极其适合日轻读者的口味。
乔峰,标准的矛盾男主角。实力上强无敌,身份上互相矛盾冲突,给他带来的纠结无时不刻缠绕在剧情前后,极其适合异世界状态下的“魔王勇者”系改造,也很适合日轻那些还普遍处在中二阶段的读者们自己去纠结。拓展开来看,甚至像是《最弱无败神装机龙》的男主路克斯这种泡敌国公主、帮敌国办事的小王八蛋,都能算得上“乔峰系”。
段誉,标准的后宫系男主角。战斗实力上,有奇遇、有神仙姐姐、有自学盖世武功的挂;身份上,一国继承人,两个兄弟实力强悍;后宫上,有能干的妹妹、 能干的妹妹和 能干的妹妹;性格上,对女主们亚撒西,大是大非上“塔达希”,张口闭口对妹妹们“马摸鹿”、对兄弟“猩挤鹿”,而且和大多数拥有超能力的后宫男主一样,不用自己的高超武功干正事,一个但凡正常点的战斗系男主角,会把六脉神剑这种东西用在喝酒上吗?会呀,你看兵藤一诚。
完美、标准、套路集于他一身,又或者说,都出自他一身。你几乎能在段誉身上找到任何现如今流行日轻男主角的至少一个特点。
虚竹,标准的龙傲天男主角。战斗实力上,有老爷爷,有奇遇,有随便一指都能破棋局的神奇幸运值,也有一眼看过去就学会武功的高超天赋;后宫上,有西夏公主的空降系,有梅剑竹剑的贴身女仆系,有灵鹫宫这种蓝兰岛漂流记系,甚至就连天山童姥这种根本不在他后宫里的女性角色,都有着“万年不老**”这种现在被用烂了的阿尼玛特质。我可以断言,就算是现在大部分的龙傲天作者,都不敢把男主角写成这样……
怎么样,非常适合改造吧?随便摘几个他们三个的几个特征,闭着眼睛排列组合一下,立刻能形成一个标准的日轻男主角。
然后,《天龙八部》的女角色们都非常符合“宅”这个属性条目下的“阿尼玛”特质。
虽然这么说有物化女性的嫌疑,但是用“肥宅视角”恶质的分析一下的话,不说上文讲到的能干妹妹们、西夏公主、天山童姥、梅剑竹剑,温婉可人善解人意却又有些古灵精怪的潜在小恶魔阿朱、凌冽毒辣却又始终专一的阿紫、泼辣傲娇看到脸你就必须娶我的木婉清、温婉可人小动物系的钟灵、人生目标魔法禁书目录属性女神系的王语嫣……好了,你们可以开始数数刚才我说的那些特征换成宅属性会有多少了。更何况,还有阿朱阿紫姐妹丼、木婉清堂妹嫁娶、结义兄弟变一家人等等换个片场就能出本子的特质,非常适合打碎重组。
而且纵观整部《天龙》的主要女性角色,与三男主同代的女性角色普遍都具有“妹”属性。为什么会是妹妹?简单以附件四的纱雾做个例子吧。二次元成见中的“ 妹妹 ”,往往是柔弱的、能激起保护欲的、能让男角色为其付出的——换个说法,或许可以说是萌点吧,但其实实质上就是一个道理:带有“妹属性”的女性角色,在社会地位上作为弱势群体的日轻读者(多为死宅)看来,是可以轻易保护的、潜意识中能把她摆在自己地位之下的,属于“可以控制的”。(当然,这个都是相对的)个人观点,“妹属性”是死宅普遍的最大需求,也是改造的时候最容易遭到毒手的特质。
什么?你说王语嫣的百科全书属性不好照搬?你以为写轮眼、复写眼、禁魔领域、十万三千本小黄书什么的都放着吃干饭的——
即使不打碎重组,《天龙》中的女性角色普遍看下来出彩在性格和人物塑造,而不是政治智商和大局观意识,并不存在那种心机非常深的角色。即便是天山童姥李秋水,也是纯情的可爱,如同小女孩,真论起心机来,并不怎么出众。这也是照搬一些特点之后,组合起来的女性角色可以继续走原型套路的原因之一。
这就牵扯到第三个原因了:《天龙八部》的政治戏很简单。
很多读者比较反感“政治戏”,认为“我们是纯情少年,应该远离政治这个大污桶”blabla——其实我觉得,大部分日轻读者对政治戏的反感,其实是因为对面日本作者写政治戏太TM幼稚了……没办法,11区人的平均政治水平并不高,这并不仅限于他们对世界局势、自身国家建设定位判断不清楚,也不只是他们民族性的缘故,更重要的一点,他们的社会交往关系实在太简单。这就不敞开来说了,会是另一个作者或者另一篇文章该提及的东西。而这里所说的“政治戏”,也不仅限于政治家(如果那些白痴也能叫政治家的话)的博弈(如果那种菜鸡互啄小孩子过家家也能叫博弈的话),人际关系的对垒和处理、男主角对于社会地位和周围环境的改变,也算是政治戏。而日轻的政治戏特点,总结下来很简单:个人奋斗高于历史进程的选择,个人英雄主义是坠吼的,主角的人生诉求很低,领导脑子不好使。
说天龙的政治戏简单,并不是说他的政治戏幼稚,只是天龙的利益纠葛和人际关系并没有这么复杂。从人际关系中心来说,全书真正的主角,应该是段誉才对,所有角色都能和他扯上关系,其他单独的一条主角关系线并没有这么强的存在感。从男主角的人生诉求来看,可以集中概括为“我爸爸是谁?爸爸去哪儿了?”,分散分析的话,乔峰是“我到底是汉人还是契丹人?”,虚竹是“我到底是不是和尚?”,段誉是“我到底能不能上我妹妹”

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几乎没有发生过更大的人生矛盾转折,非常容易进行改造。比如“我到底是魔王还是人类”、“我到底是不是勇者”、“纱雾到底是不是我亲妹妹”

更何况,天龙本身剧情并不怎么涉及政治, 说来可笑,整部《天龙》政治智商最高、斗争手段最毒的,竟然是一个配角——马夫人康敏。而一旦涉及主角,基本上都靠“打”来解决。既没有和皇帝谈笑风生甚至把女体化的天子两条玉腿肩上扛(说你呢某个火箭飞拳****控),也没有自身暗示不朽尸王或者作死刚度走上街,也没有涉及王朝末代身份过分纠葛抽刀断水。男主三人的政治身份看似很浓厚,但其实基本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乔峰做了南院大王,但实际啥政治活都没干,最后还儿戏一样挟持了辽帝签了谁也不会当回事的城下之盟;段誉从头到尾除了给老爹送终和封妃子就基本没干过一件像是王国继承人的活;虚竹更是躺着也拿到了西夏驸马的位子,然后就基本没动用过这个身份。所谓恢弘的多民族融合、民族大义的纠结,倒不如说立场不同的冲突罢了,和《倚天》的冲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总结一下:《天龙八部》一书,男主角模板适合改造,女角色模板阿尼玛,剧情构架不复杂(不是贬义),政治戏份通俗易懂,大戏精彩实力排位明确,多么适合改造成为日轻!(非贬义)
说完《天龙八部》,来说说《红楼梦》。然而说到《红楼梦》为何容易被套用成为日轻的改造模板,自然要谈谈其他三部四大名著。在这里提前说明,把四大名著和日轻放一起谈,没有把两者相提并论的意思。
套路恒久远,一改永流传。
本图只是一个例子而已,真要严肃说起来,中间的《银河英雄传说》和《宇宙战舰大和号》(包括新旧两个版本)其实并没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那么多的既视感,无非“演义与歌剧”和“都是公路片”这种看起来有些既视感的东西罢了。就连冈达,个人感觉更像是《荡寇志》而不是《水浒传》。真要说起来,还是《白色相簿2》更加有《红楼梦》的皮毛味道在里面,这里先且不谈。
首先看看《三国演义》。还是那个问题,这个题材你们日本人拿来做游戏、做动画的背景都可以,这点的确是光荣他们做的稍微好一点,但是一旦涉及到轻小说这个范畴上来,必然还是老毛病:日本人不会写政治戏。所以涉及三国题材,日本要么无双了事用武力解决问题,要么照搬《三国演义》《三国志》走“原作路线”,要么干脆直接套个三国皮自说自话讲自己的私活故事——譬如《一骑当千》和《真恋姬无双》,根本看不到日本人借用《三国》写得好的轻小说。你非要说《银英》?不好意思,它可不是轻小说啊……
然后是《西游记》。《西游记》从现代商业素材的角度来看,是比较早的公路片模板,也无怪《宇宙战舰大和号》这种把九九八十一难变成一路无双加密拉斯帝国的片子会被套上《西游记》的标签。但是,这种地图不固定、考验作者人生阅历和想象力的题材,本就不是岛国作者所擅长的东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荒木吕飞彦。而且,让我们看看每年贺岁档的电影那些群魔乱舞的“西游”题材电影,你们就会明白,商业模式下“我国电影人”都改不好的东西,是多么难从其中汲取可以方便利用、简单改造的商业元素。真要说《西游记》的师徒四人要素被稍微吸取一点的轻小说,也不是没有,那就是:
大春物!
随后是《水浒传》。讲道理,《水浒》其实还真的挺适合改编成轻小说的,但是改得好的真的很少——因为《水浒》延伸到ACG领域,可以非常简单的作为群像剧和多团体帮会剧的模板,比如《境界线上的地平线》。
什么?你们不知道这个第三季都不知道在哪的东西?哦,那我再说一个你肯定知道的:
《少女与战车》
群像剧模板很好理解,一百单八将外加朝廷和其他农民起义军的角色零零总总下来,多得是固定模板——然而却没有一眼看过去足够作为日轻女性角色的模板。多团体帮会剧模板,顾名思义就是如同《少战》、《天麻》、《Love Live!》这种“XXX真TM开心啊”的竞技类、黑帮类作品,这里举少战为典型例子,自然也是因为它身上可以找到很多水浒的影子,比如秋山殿和西住军神的关系,你看看像不像宋江和李逵?走在路上捡到个满级驾驶员冷泉,你看看像不像宋江捡到武松?一天到晚划水的会长一认真起来的样子,以及她长期听指挥但是其实和西住系并不一个体系的特质,像不像卢俊义和吴用的结合体?剧场版高校联合VS大学选拔队的剧情,你是不是看出点征方腊的味道来了?再回头看看《Love Live!》,所谓的偶像团体和一个个山头其实也很像吧?果皇吸收成员的路程,是不是也和宋江诈卢俊义等人上山一样,充满了坑蒙拐骗呢(褒义)?
然而,这些都不是轻小说。
然而,这些都不是轻小说,重要的话说两遍。轻小说最大的开篇明利,这些作品身上并不明显。更何况,倘若不是动画、漫画这种画面感胜过轻小说、并且人设足够一瞬间抓住死宅眼球的载体,恐怕以《少战》、《LL》那种甚至有点闷的开头,根本吸引不了现在这种人气。
于是,该谈谈《红楼梦》了。笔者上文中也提到,《红楼梦》提供给轻小说最大的模板就是“白学”——也就是“黑毛和黄毛”。通过人际关系的处理、对男主的竞争态度以及本身价值观的不同,来表现两个主要女主角的剧情冲突,从而一步步推进剧情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黑毛和黄毛”的套路。归根结底,选择“黑毛”还是“黄毛”,还是要归结到对男主角的人生追求的塑造上来,而不仅仅是女主角的本身魅力。从这一点上讲,福建四不知道学了什么鬼JB玩意。
《红楼梦》在这一点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林黛玉,超越型女主角的典范,天降系,不食人间烟火,小清新,文艺,自由洒脱不受拘束,和男主角的理想高度接近,从浪漫主义的角度上讲和贾宝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薛宝钗,世俗型女主角的典范,内敛,社会性强,善于封闭自我迎合大众,与男主角真性情不相合,但在社会性上相性极高。
好了,把“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名字挡住,你几乎可以换到任何一部涉及“白学”现场的轻小说双女主角身上去。比如由比滨和雪之下,比如冬马和雪菜,比如绫波丽和明日香,比如助手和麻油希,比如艾米莉亚和蕾姆,比如养鸡和养女,比如圣人惠和诸位败犬们……
这里要注意的是,“白学”和“党争”并不同,“白学”的核心还是男主角自己的选择、男主角的人生道路抉择以及成长,就和我上面说到的一样,对不同女主角的选择,只是男主角人生道路选择的一种侧面反映而已;所谓的“党争”,归根结底还是喜欢不同特质女性角色的观众自己闲着蛋疼,更重要的是,作者设置这些角色就没想着往男主角身上靠,没了她们,这个废柴主角往往是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当然,这并不是《红楼梦》唯一可以供现代轻小说学习改造的地方。请忘掉教科书上所说的什么“反封建礼制”、“资本主义萌芽的体现”、“封建主义的挽歌”之类没营养的定性话,这些政治意义对于轻小说这种快餐文化,根本没有任何意义。《红楼梦》中排除这些政治部分之后,还余下了很多,比如一些轻小说中涉及的基础社会管理问题、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有的作者不太明白,完全可以去看看晴雯VS宝钗(亦或是黛玉VS袭人)、凤姐管理学等等,简单的涉及一下就可以画虎类犬一样的在自己的轻小说大书特书了——反正读者也不爱看这玩意也基本看不懂,拿来装逼多好。而《红楼梦》给予轻小说最大的财富,无疑是大观园这个环境。大观园是一个小社会,学校也是;大观园是贾宝玉的精神净地,学校也是;大观园是太虚幻境的尘世投射,学校也是——不然怎么这么多的轻小说男主角这么喜欢喊“要保护学校的日常”呢?
大观园是女儿国,学校——艹,我还能在后宫系轻小说里的学校找到第三个有名有姓还能和男主角五五开的王八蛋男角色么?什么?第二个?第二个是男主角基友啊!
此外,《红楼梦》的一些不被深层理解就无法明白的表层特质,也很容易被轻小说简单粗暴的拖过去拿来主义,众多的个性各异的女性角色先不提,单就是《红楼梦》中那些小的日常戏、女性角色之间的小心机、男女情爱之中的小细节等等,就足够没有男女交往经验的一部分轻小说家学习一个了。
然而,这么简单粗暴的“解构”“改造”之后,红楼早非红楼,只是一个劣质的仿制商业品罢了,卖得再好、做的动画再精良,又有什么用呢?
后    记
第一次尝试这种扯淡性质的漫谈,本来是想做成视频的,但是反正自己B站没人气,声音难听,人长得难看,文笔又差,没有好笑的话语,又没人喜欢我,就干脆还是写成文章得了……
虽然文章中说了很多的坏话,但是本人并不看低部分轻小说家自身的实力,事实也证明,真正有文笔有社会经历有教育底子的作家写出来的“轻小说”,也足以称得上精品乃至“文学作品”,即使在一大堆一大堆的同行厕纸中,他们的作品也依然熠熠生辉。
而本文所戏言的借鉴改造《天龙八部》和《红楼梦》这一观点,并不是拿来主张大家通过借这两部来赚取东风,也没有贬低这两部作品思想简单、解构直白到随便就能被商业化垃圾借鉴的意思,事实上,能被这么多人拿来作为模板和教材借鉴,本身也说明了他们的不俗实力。况且,本文的意思并不是说,文中提到的这些作品就真的“抄袭”了两书,笔者也提到了,大部分日轻作者创作的来源是“老梗”和从其他地方看来的“社会经验”,这些“老梗”和“ 社会经验 ”很有可能就来自于他们的某一位看过这两本书的前辈之手,这种“改造”、“致敬”或者说“借鉴”往往是无意间的、非主观的。解构这两本书在轻小说中的老梗,除了看个热闹说个笑话之外,最大的用处,恐怕就是更加有利于我们在写“X学”分析的时候装逼有依据一点吧。
就跟我这篇瞎写的文章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