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关于“15岁在看世界名著,25岁在看辣鸡轻小说”的另一种解释及“二次元文化的末日钟”

2023-04-03轻小说杂谈舒彤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舒彤
这篇文章充满了偏见、自恋和狂气,请做好心理准备。
先知在《我最佩服的轻小说男主之三》中,截了一个以前的回答。
用“15岁的我在读各种世界文学名著,25岁的我在看辣鸡轻小说”这句话来彰显他对轻小说的热爱,并且没有给出原因。
先知关心业界的未来,读轻小说时,经常把重心放在“是否能给业界带来什么”上。“我爱这大轻,我怕她完了”。
对于这句话,我的看法是,“完了就完了”。
要谈起15岁看名著,25岁看辣鸡轻小说的人,必然要算上本人的。我曾经经常和别人吹,《巴黎圣母院》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看的——自巴黎圣母院着火后我就不再说这话了。
然而,25岁的我在看轻小说,不代表我就只看轻小说了。近几年动画是看得少了,漫画倒是看了挺多,除轻小说外,其他各式文学作品也均有涉猎。我的观点是,对于个人而言,这些精神食粮之间,譬如轻小说和名著之间,只是讲故事的艺术手法不一样,并无本质区别。当然,一些名著早就有了公允的评价,用轻小说和它们比怕不是班门弄斧。但是如果作品放在了某个特定的对象面前——这个对象不管其他,只用享受故事、感受美、体验自己的体验——在这种时候,轻小说和名著的上限都是正无穷,下限都是负无穷。要是拿名著来举例说明的话,无论某篇名著有多么多的头衔,被翻译成了多少国语言,印刷了多少次,对于厌恶它的对象来说,它的价值就是负无穷。
既然这个例子适用于任何艺术作品,当然对于轻小说也是一样的。实际上,某些轻小说和轻小说间的差别,怕不是比轻小说和某些名著之间的差距还要大。再怎么热爱轻小说,也保不齐某一天就会看见从生理心理上都厌恶的作品。到那时候,难道要主张这个作品不是轻小说吗?
而实际上,尽管轻小说这个定义大家争论已久,但是“轻小说”这个概念就不是一个随历史发展而必然产生的一个概念。稍微了解轻小说业界的都能得出以下结论:轻小说这个概念,是基于日本ACG文化大繁荣以及ACG原作和ACG式小说的商业化运作这两点才诞生的。那么,小说,单纯的小说,没有ACG产业的参与和商业化运作,就不能是小说了吗?没有轻小说这个概念,我们就找不到喜爱的故事了吗?
当然不是。既然不是,那轻小说业界若是完了——完了就完了,又怎样?15岁能看得进世界名著,那25岁看轻小说看得津津有味也不足为奇。15岁是怎么看世界名著的,25岁就是怎么看轻小说的。
然而说到底,25岁的我还是在看轻小说。看的轻小说数量是要比名著多得多的。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一般来讲,在分析为何要取一舍一的时候,是要分析两者的异同的。上文说到,这两者并无本质差异,它们的本质是故事、是艺术、是带给读者体验。那么,它们的差异就在于:是什么样的故事;用的怎样的艺术手法;如何带给了读者不同的体验。
在此引用下先知半小时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性焦虑:二次元文化的末日钟》中的话,这篇文章分析了二次元中美少女的形象及其自主性的演化及其原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