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书评•反乌托邦三部曲 (二)反乌托邦文学和三部曲 ——写于2017.11.09


书评•反乌托邦三部曲
(二)反乌托邦文学和三部曲
        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一是资本主义革命席卷世界,二是工业革命的陆续开展拉开了工业时代的序幕,人们一度历经着思想上的动荡和冲击。然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矛盾激化,社会主义思潮的悄然兴起迎合了人们对更理想社会形式的需求。与此同时,亨利•福特开创的流水线工厂预示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反乌托邦作品正是产生于这样一个时期。
       反乌托邦文学,作为用来预想和思考未来社会的一种文学形式,也是现代人对工业化社会的美好理想和现实弊病之间矛盾反差的反思。二十世纪的前辈们自有其时代的局限,我们出生得更晚,因而看到的更多,看到的历史走向更明确。当时的人们还是无法想象人类在死胡同前的伟力,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改革和寻求突破总是一个易于想到的手段,只不过有的成功了,比如中国、美国;有的失败了,比如前苏联。如果明知有掉进极权陷阱的危险还一头栽倒进入,未免也小看了数十亿人类的洞察力。毕竟,一个人在困境前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一群人呢?
        同样是以过分的理性崇拜和必然的工业社会前景为根基编织的反乌托邦社会,三本书的选择并不相同。《一九八四》借用的是两极对立格局和拷贝苏联斯大林的独裁统治。《美丽新世界》灵感来源于福特的流水线工厂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技术泛滥为依托,承载整个故事。《我们》故事情节依托于数学,处处是数字般精准的设定。而故事灵感来自美国工程师泰勒创造的工业管理制度,即“通过减少工人在操作中浪费的时间和多余的动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作家们将某些单方面的理论映射到整个社会,引起的类比构建了一个个反乌托邦社会,和我们讨论当科技文明足够发达之后,人作为曾经社会的独立个体,又该会在高度发展的工业化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又会以何种形式存在?
       《一九八四》因为它的政治预言性而被书友称为“恐怖小说”,上篇里说到《我们》和《美丽新世界》是明天的恐怖,故事所处的年代并不像1984般紧迫到令人窒息,均是发生在千百年之后的人类社会。那时候离我们太远了,读者可以当做故事,甚至是别人的故事来读,心情上轻松许多。尤其是《美丽新世界》,生物学和心理学构建的未来世界,类似于一个凭空畅想的科学幻想小说。它更有趣些,甚至在野蛮人约翰和母亲琳妲之间还有过些小温馨。但毕竟是部反乌托邦小说,思想恐怖隐藏得再深,也不是没有了不是?表面上的人人平安喜乐,本质里仍是空虚的精神世界。甚至精神世界也被物质文明的产物填充,比如被“嗦麻”制造的幻觉快感替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