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节选1/5)

   能够自我满足,感到万物皆备于我,无所欲求,并可以说“我的拥有就在我身”——毫无疑问,这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是值得反复玩味的。事实上,同样的思想在尚福尔(法国作家)那一绝妙警句中也有表达:“幸福不是轻易就可获取的东西。它只存在于我们自身,而不可能在别处找到。” 
   因为一个人不能确切、放心地依靠任何人,除了自己之外。而且生活的重负和不便、烦恼和危险——这些都是产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仅是难以计数的,也是无法避免的。 
   通往幸福之路的方法,没有比追求世俗狂欢、奢侈豪华的“上流生活”更为错误的了。因为这种方式的全部目的,就是将我们悲惨的人生转变为接连不断的享乐、欢快和愉悦。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失望和幻灭感的产生,同样伴随而来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欺骗正如衣服遮蔽了我们的躯体,谎言也为我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面纱。面纱是始终存在的,只有通过它,我们才能时常猜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就像通过衣服的大小,可以判断出一个人大致的体型一样。——原注。 所有的社会团体都必然要求成员之间的互相迁就和忍让,这是它存在的首要条件。这就意味着,一个群体的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欢孤独,那么他也不会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他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才是真正自由的。
拘谨和约束在社会中是始终存在的,就像影子一样无法摆脱。一个人的个性越独立,就越难承受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做的牺牲。一个人对孤独的喜爱、忍受或逃避,是与他个人价值的大小成正比的。在独处的时候,可怜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全部苦难的重担,智慧的人则喜欢这种孤独的崇高和伟大。简而言之,每个人都将成为他自己。 
   进一步而言,如果一个人在大自然的级别中所处的位置很高,那他感到孤独就是自然而然、不可避免的。这对他将是大有好处的,假若他周围的环境不会干扰他的这种感觉。因为,如果他不得不面对许多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的话,那么这些人就会扰乱他的心神,破坏他精神的宁静。事实上,他们将会使他失去自我,并且拿不出任何东西来补偿他的这种损失。
    虽然大自然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与智力方面定下了广泛的差异和巨大的区别,但是社会却无视、抹消这些差别。甚至,它更设立了种种人为的差别来代替自然的——如社会地位和等级,并且这些差别和大自然设定的往往大相径庭乃至截然相反。这种安排的结果就是,提升了那些被大自然置于较低地位的人,贬低了少数在大自然中居于较高位置的人。因此,后者通常逃避社交聚会,因为那些地方都是被无数平庸者把持统治地位的。 
   社会群体对才智卓越之人造成的危害就是,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由此导致人们期望相同的要求和权利。而同时,才智能力的悬殊则意味着他们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力量是不同的。所谓的“文明社会”承认一切的权利和要求,唯独不承认智慧——这似乎是一个被禁止的东西。社会要求人们对各种各样的愚蠢和麻木、沉闷和反常表现出无限多的耐性,而个人的美德却不得不请求别人的原谅,才能存在,或者完全将自己隐藏。因为卓越的才智和思想,其存在本身就构成了对他人的冒犯和损害,尽管它无意这样做。 在所谓“文明”的社会中,最糟糕的不仅在于它让那些不值得我们称赞或喜爱的人与我们相伴,而且还在于它不允许我们成为真实、自然的自己。为了社会的和谐,它强迫我们扭曲、萎缩,甚至完全改变自己的模样。充满智慧和思想的谈话——无论是严肃的还是幽默的,只能适合于有思想、有才智的社会群体。
但在普通人眼中,它则是枯燥无趣、令人厌恶的;要取悦这些人,它必然要变得平庸不堪、沉闷乏味。这就需要有一种极度自我否定的行为。为了变得与他人相像,我们不得不放弃四分之三的自我。当然,他人的认同和好感会弥补一些我们在这方面的损失。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越大,就越发现他所得到的远远没有他失去的多,天平总是偏向那借账的一方。因为与他交往的那些人通常都是无力还债的,也就是说,从他们那儿所得到的除了无聊、烦恼和不快,或者强加的自我否定之外,别无他物可补偿他的损失。因此,大多数社会群体的实质都是这样的。若有人愿意放弃它以换取孤独,那就得到了莫大的好处。 
   不仅如此。由于真正的、卓越的精神和思想很难见到,即使偶然出现了也令人难以见容,为了替代它,社会就任性随意地采用了一种虚假的东西作为优越性的表现,这种东西在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并建立在任意随性的基础上的,它仿佛一种传统般在高级的社交圈子里传递着,并像一个口令一样可以随时更改。这里所指的就是上流社会的时髦或风尚。但是,一旦这种优越性与真正的优越性发生碰撞,它的弱点就会暴露无遗。进一步说,就是“当时髦进入时,常识也就隐退了。”法国谚语。 
   除了自己,一个人不能与其他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和伴侣——达到最完美的和谐。因为,人与人之间个性和气质的不同总是会带来某些程度的不协调,即使只是极为轻微的不协调。那种完全、真正的内心平静,灵魂的绝美安宁,是这人世间所能给予我们的仅次于健康的最高恩赐,它只有在孤独一人的时候才能获得。而要长久地保持这种心境,唯有完全隐居才能达到。这样,如果一个人自身有任何伟大而丰富的思想,那么,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上,他的这种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所能找到的最大幸福。 
  直截了当地说,无论友谊、爱情、婚姻的纽带多么牢固,一个人最终只能关注自身及自己的幸福,最多延伸到他的子女。一般来说,一个人越不需要与人们打交道,不需要与他人保持一种亲密的工作关系或私人友情关系,就会生活得越好。孤独和寂寞确实有其不利之处,这是一目了然的,就算你不能一下子就感觉到这种坏处,也至少知道它是存在哪里的。相反,在这一方面,社交生活的不利之处则是潜在隐藏的。虽然它使你与他人的交往仿佛像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但是却会造成巨大的、并且常常是难以弥补的危害。所以,青年人需要从小就训练承受孤独的能力,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据此,一个人只有完全依靠自己,并从一切事物中感悟到自身,才能生活得十分幸福。对此,西塞罗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完全依靠自己、所有东西都存在于他自身的人,是不可能不幸福的。”一个人自身拥有的越多,别人所能给予他的就越少。正是这一自我满足的感觉,阻止了那些自身具有伟大价值的人去为了与世人的交往而付出巨大的牺牲,更不要说去主动寻求这种交往而实行自我的否定了。出于截然不同的感觉,普通人则是喜欢社交、谦让温顺的,因为对他们来说,忍受别人的陪伴要比忍受自己的孤独更容易。此外,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并不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受到关注的则往往是没有价值的东西。因此,归隐立刻成为一个人具有高尚品质的证明和结果。对一个自身具有价值的人来说,如果他能尽量减少自己的种种欲求,以保持或扩大他的自由,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因为在这世上,一个人是不可避免要与他人建立某种关系的,那么他就拥有了真正的智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