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7-9囚徒困境、结局、叙事者

2023-03-09教程创作小说写作网文 来源:百合文库
7.囚徒困境-我是一个被母亲“杀死”的孩子
这一部分是对上一节双重两难的进一步加深,作者在各种两难的选择中挑选出最著名的一个,即:“囚徒的两难选择”,举例如下:
两名歹徒合伙犯了罪,被抓进警察局,分别隔离在不同的侦讯室。警察既没有晓以大义,也没有严刑拷问,只是理性地分析歹徒的处境: 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一是承认犯罪,二是抵死不认。这两个选择分别会导致  以下的后果如果坦承犯罪,那就是坦白从宽,只需坐三年牢。如果抵死不认,有两个可能:一是你的同伙也抵死不认,两人就会统统无罪释放; 但如果你的同伙承认犯罪,把你供出来,那你就得坐十年牢。
两种选择(认不认罪) 三种结果(刑期为0、3、10 年)。你要选哪一个?
这是囚徒困境的由来,下面,作者举了一个影视作品的例子,即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电影一开头,就给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唐山大地震发生时,主人公一家四口,父亲当场被压死,一对五岁的双胞胎小姐弟,被压在水泥板的两端。母亲大声哭喊,救援人员见状,为难地说: 现在的情况很棘手,水泥板处于连动状态,不管撬开哪一端、救哪一个,另一端的孩子都会被压死,意思就是两个孩子只能活一个。救难人员要母亲抉择: 二选一,要救哪一个?
这时“两难”出现了! 不过母亲拒绝选择,因为对个母亲而言,这个两难太残忍了。但救难人员说,如果不马上选择,他们就要走了,因为还有很多人要救。
意思就是: 不选择,两个孩子都会死。
这个两难引发了这一部电影的主要故事。之后,母亲救了弟弟,然而小姐姐在死人堆里活了过来,这是个假两难,但它创造了电影里的最大冲突,即:自责的母亲vs怨恨的女儿。
由这一节,我们又学到了一招,在小说写作中,要给主人公制造一些两难的处境,让故事更有张力,情感更加丰富。
8.结局-第三种选择
相对于前面的几节关于“两难”处境的提出,这一节,作者探讨了“两难”处境到底会有什么的结局。以“两难”第一个故事《美女,还是老虎》为例,来创作它的结局。
原版的故事结尾是开放性的,是“公主想了很久,终于微微指了指右边的门,青年便慢慢走向右边那扇门,所有人都屏息以待门打开的结果。此时,公主缓缓走出竞技场……”
那么,还可能会有什么样别的结局呢?
一、异能力
赋予角色异于常人的能力,便能轻易挣脱两难的枷锁。举例如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