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白先勇《台北人》丨短篇小说的读法

2023-03-09白先勇台北人书单推荐小程读书 来源:百合文库
评分:☆☆☆☆☆
最近我选书的品味很不错。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读书这个习惯本身并没有比追剧高级到哪里去,出版界的糟粕所占比例和影视剧中的烂片相当,一点也不少。大量没营养的鸡汤文学和校园小说同样大行其道。追追《白鹿原》,甚至《人民的名义》,都好过《翻译官》吧?可能看剧和读书的小小差别也就是,读书还是相对主动一些的动作,相比看剧要多费一点力气来阅读。
所以我想说的是,选书的品味也很重要。我读书有这么几个目的,可能追求的是刺激性,比如推理、特工、言情类的我都爱读,穿插在生活中作为一种娱乐和调剂。还有一类可能是社科,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或者是作为工具书,具体的指导生活。
最后一类,就是今天我要说的,可以浸润心灵的,文学类的书。
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读来果然是经得起岁月检验,不负盛名。
白先勇先生出生于1937年,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余秋雨先生就评价他,作为名将之后,人们“都希望他在作品中传达某种一鸣惊人的社会政治观念,但他却一径不紧不慢的描写着某种人生意味,精雕细刻,从容不迫”。非常贴切的说出了我对这本小说集的评价和感受。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每一个小故事里都镌刻着历史的印记,可能用我匮乏的语言来说出他的好有些困难。至少我有种直观的感受,希望Maybe若干年后,我的女儿能从书架上拿出这本书,这种想法让我觉得欣慰,没有读过他,会是个遗憾。
最爱的有4个短篇,《冬夜》《国葬》《那血一般红的杜鹃花》《花桥荣记》,我都被打动到。
小说的附录中写到:
有人曾问他(白先勇)写作小说的程序,他说:多是先有人物,我觉得人物在小说里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物比故事还重要。就算有好的故事,却没有一个真实的人物,故事再好也没有用。因为人物推动故事,我是先想人物,然后编故事,编故事时我想主题。有了故事和主题,便考虑用什么技巧,什么表达方法最有效。
这给我一些启发,我想这也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差别之一吧。
记得毕飞宇的《小说课》中有提到短篇小说的读法,他说短篇小说必须要放在集子里来阅读,有些短篇小说单篇看非常好,可是放到小说集了你再看,就会发现,这个作家有个基本套路,都是一个模式,这就是个大问题。好的短篇小说集就像是鲁迅先生的《呐喊》,千姿百态,但是单篇和单篇之间,又有它内在的,近乎死心眼一般的逻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