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致萤火虫(二)

2023-03-11小马幸好没人看系列 来源:百合文库
萤火虫:
你好。
今天的重庆依旧烈日炎炎,我开始思考是否要再剪短我的头发。毕竟,在重庆这个火炉,炎热的天气还要持续近两个月。而遗憾的是,在这两个月里我会经常出门,这不得不让我经常冲凉。如果头发太长的话,冲凉就会影响到我的午觉时间。
我很好奇你们都是怎么保持鬃毛的清洁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我一想到黏糊糊的汗液会浸湿你们的毛发,让它们凝在一块儿,就浑身不舒服。
你的信件我也收到了,你的回信还真快。我原以为你会在明天或者后天写信,本打算趁此机会好好犯犯懒,但既然你的回信这么快就到了,我也只能继续就着昨天的结尾继续讲述下去了。
我想,我们都同意这么一件事:道德是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虽然每个具体的个体会有很多差异,但作为整体的人类而言,道德是需要成本的。这里的道德包含了很多东西,从朋友之间的相处到与陌生人的交际,再到各种各样的职业道德和普遍的社会规范。但在我所处的世界,如果想保持纯真的友谊,那么所处的社会一定需要稳定的秩序和丰富的物资。就像一位哲人所言:“人是社会动物。”当一个人处在一个实在的社会当中,是很难在动荡与贫乏的社会中保持纯真的善良和友谊的。
我不否认会有部分个体能够做到,但是作为整体的人类而言,不好不坏的普通人才是多数。真正的大奸大恶和大善人都是不多的,更多的是中间派。在和平富足的社会里,这些人一般不会主动投身到黑暗的阴影中。因此,倘若我们人类希望在我们的社会里建造一个乌托邦的话,是一定要拉拢、引导这些人的。因为在不同的情景下,他们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或是善良或是可恶。黑暗和光明都在他们的身上存在着,只不过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激发他们不同的面貌而已。
我也不过是一个不好不坏的普通人,我也曾做过一些“邪恶”的事情。就像星光熠熠或是余晖烁烁那样。但是一个普通人身上是有善良面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客观的物质环境和抽象的社会制度去激发、引导这一面。
在昨天我提到的宗教,就曾做过这些事。不能否定的是,宗教在人类的文明史中,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不事体力劳动的僧侣们就哲学和道德话题做出了很多争辩和讨论,同时也在那个蛮荒的时代里给与了人们精神上的支柱和引导。甚至于,在中亚的穆斯林们还达成了很多数学和天文方面的成就。虽然我本人是一个无神论者,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客观事实。
在我所在的国家——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很多宗教传播,但主流思想却是世俗化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起到了宗教该起的作用——辩论哲学问题,争论道德问题,探讨一个人应该如何与其他成员共处,并为国家对百姓的统治提供理论基础。尽管儒家思想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宗教。
这些都是宗教的积极意义。但是这并非说明宗教在古代就是百利而无一害了。宗教的僧侣们不事生产,他们在实际的宗教活动中也并没有真的按照教律行事。就如同我之前所言,人类大部分都是不好不坏的,他们的行为会受到实际的客观环境影响。再加上经济活动本身又有着自己的客观规律。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这些僧侣往往坐拥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在欧洲,国王与教会就财政问题做过无数的斗争;在东亚,佛寺和道观就是最大的地主,他们拥有着无数的地产,在这些田地上有无数的农民为他们生产生活所需。无论是哪里,这些僧侣都过着比农民富有的多得生活。虽然也诞生了很多切实实行教律的人,但他们无法改变整体的僧侣阶层。除了这些僧侣以外,还有贵族与官僚。在东方,世俗化的儒家思想占据着官僚系统,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士族将整个中国都绑在他们的战车上。虽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理论上保证了每一个人读书的权利,但由于读书意味着缺少劳力,因此在物质匮乏的古代,真正能够读出来的读书人往往都来自于地主家庭,这些人一般都有佃农为他们劳作,根本不需要担心衣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