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夏姬八说 第四章 无礼重耳

2023-03-12美人春秋夏姬 来源:百合文库
  郑文公因太子谋反,心有余悸,因此不立太子并命令所有的儿子十六岁之前必须离开郑国。那年,公子兰三岁,免于被驱逐出国。公子兰从六岁开始遍读诗书,当他懂事后,知道父亲杀兄一事,惧怕不已,每见文公于庭,便战栗不已,文公因此对兰不起防心。兰因此可遍观宫中藏书。
  前637年,晋文公重耳在列国流亡,经过郑国,重耳欲入新城,争取到郑国君的支持,好继承晋国君位。郑文公听闻,即刻召叔詹入宫,与之商议:“叔詹,重耳欲得我支持,以夺晋君位,卿有何高见?”叔詹答道:“公,吾听闻重耳天生异象,气度不凡,我以为重耳可成大事。”文公;“你这不过是听闻,不靠谱,重耳六十余岁一老匹夫,如何能做晋国国君。”叔詹劝道:“公勿急,重耳虽在外流亡多年,却由三助,重耳是狐氏女所生,狐与姬是同宗,同宗为婚,出类不凡,必成大材。此一助。自从重耳流亡国外十八年,国内一直不安,无人能管理,是天意等待贤人回国为君。此二助。跟从公子重耳的赵衰、狐偃、介子推等人,皆为当代的英雄豪杰。重耳得而用之,必成大业。此三助。公子重耳有此‘三助',将来必得国为君。主公应以礼相待才是。”文公:
“哎呀~卿多虑了,他都六十了,就算他能当上晋国国君,还能当几天呐。”叔詹:“公若不助他,请杀之。以除后患。”文公不悦:“行了,一个老头不用那么上心,下去吧。”叔詹退下。
  姬兰暗访叔詹,道:“大伯,今日宫中父亲不听您的意见,您真的认为重耳可成大事吗?”叔詹:“重耳有那三助,且长期流落他国,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这不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公子们所具有的,晋国在他的带领下肯定会变得强大。”兰:“大伯,我已经十一岁了,是时候离开郑国了,我想跟着重耳,不知您有什么建议?”叔詹:“跟着重耳确是明智之举,但你也要处处小心。”兰:“谨遵大伯教诲。”姬兰便出城拜入重耳麾下。重耳高兴,郑国公子都要跟着他,他觉得自己的大事肯定能成。
  姬兰自从跟着重耳后,便对重耳无微不至地照顾,其关心程度不亚于一直跟在重耳身边的老臣,重耳深受感动,而且姬兰以为遍观群书,还能和重耳谈天说地,狐偃也大惊“不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能有如此独到的见解,此子日后必成大器。”重耳大喜,便将姬兰当做自己的孙子看待。
  等到重耳过新城时,文公禁闭城门不让重耳进城,狐偃叫门文公也不开,重耳气愤不已,姬兰进言:“闭门不开是父亲的主意,郑国孱弱实在是无力管他国内政,请公原谅。”重耳经过这些天的观察已看出姬兰是真心跟着他的,重耳便没有刁难他,不过重耳对郑文公的恨却越来越深。狐偃进言:“今郑国不帮,我们不如去楚国,楚王早就想北上中原,我们与他同盟,他必然接受。”于是,重耳一行人前往楚国。几个月后,重耳终于到达楚国都。楚成王以诸侯之礼待之。重耳大悦,遂与楚结盟:若成王帮他登上晋国君位,晋与楚就是一体,犯楚就是犯晋,晋的利就是楚的利。楚成王即刻与重耳歃血为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