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第六章 失去的爱(上)

“执政体远期殖民计划的核心是一系列能够自我推动的殖民潮,每一波都借助着前一波得到的资源,依次向外扩张。中长期的目标是对以太阳系为核心直径400光年的球体空域完成彻底殖民,预计将会持续到大约2900年。这片空域也被称作近郊空域。”
“而作为千里之行的第一步,第一波殖民计划针对的就是那三颗未来的‘本土星球’。三颗星球再加上地球大约构成一个正四面体,这是为了将来开始第二波计划的时候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资源基地。考虑到当时气候改造和殖民相关的技术都还没有经历过实践的检验,那次选择的星球都是和地球尽量相似的,拥有既存的生物圈,各种条件也和地球类同。此外,和之后几波不同,这三颗星球的殖民行动是先后进行而非同时:首先是纽泰拉,其次是萨姆萨拉,最后是欧普塔姆。这是为了让之前星球上得到了发展细化的各种技术手段能够在下一个星球上得到有效的应用。”
(译注:三个星球名称的意译分别是“新天地”,“轮回”,以及“想望之处”。第一卷第十五章的标题其实也带有双关……但是翻译起来就实在有些困难,本文中就统一作音译了)
“等三颗本土星球上的发展程度达到了充分的水平,人类就启动了第二波的殖民计划。至今为止,地球和每颗本土星球各自派出了十几组殖民团,目标散落在近郊空域的各个位置,直到今天都在继续。随着人类在第二波星球上逐渐定居,原本计划里会在2600年人口数量达到三千亿左右之后启动第三波,彻底完成近郊空域的殖民。而进一步的外部扩张就要等到大约2900年,人口达到一万八千亿左右之后了。”
“当然,接触战争的爆发给计划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在目前来看,人口增长和殖民推进的速度倒也没有怎么放慢。”
——摘自,小学五年级国民教育课《殖民地组织》相关的阅读材料
“现代的质量拦截技术相当强大,所以游星爆弹或者彗星撞击之类的直接手段很难取得什么成效。用这种东西去打移动目标自然是白痴行径,而一般的‘固定’目标上(比如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的星球)防御系统往往都是标配,所以能够很轻松地把它们弹开。”
“但这并不意味着星系里小行星带或者奥尔特云的控制权就无足轻重了。如果星球防御系统已经被战斗削弱了的话,那么集中投入的游星爆弹往往可以给轨道战力和舰队资源造成相当大的压力,迫使已经岌岌可危的防守部队不得不再次分散一部分力量跑到离星球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以便应对这种新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星系里‘太空石头’的控制权很可能就会变得至关重要了。”
“因此,在进攻任何一个防守严密星系的战斗中,对这些石块的争夺都会成为一道标准程序——尽管未必重要。反过来说,在这些区域布置一定的防守力量也是一项投入不多,但相当有效的防御措施。尤其是在进攻方不得不建立固定基地维持攻势的情况下,那些石头甚至可以当作反攻手段。”
“考虑到这些,小行星带或奥尔特云里的战斗也就成了每次重大进攻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插曲。争夺这些大石头控制权的会是成批投入的自复制无人机,只是偶尔才会建造有人值守的空间站或者投入舰队。导向无人机会自己扒到石头表面,和敌方的同样东西争夺控制权,接着开始警惕四周,随时等待着向某个远方目标冲锋而去,或是前往拦截敌人的袭击。最终结果往往是双方打个不分胜负:只有到了进攻的最后关头,等防守方或者进攻方已经被削弱得差不多了,才会有人尝试大量投入游星爆弹。那样的话钻进防线漏洞的石头才有可能成为足够分量的助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