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中国美术简史3——魏晋南北朝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绘画
佛教的传入刺激了造像、绘画、雕塑的兴盛;出现第一批有历史记载的画家,如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山水画和花鸟画萌芽;出现了专门的绘画论著,如顾恺之的《论画》《画云台山记》,谢赫的《画品》,宗炳的《画山水序》,王微的《叙画》等。
一.
魏晋南北朝绘画名家
(一)
曹不兴(三国)
最早出名的画家,他的画被称为“吴国八绝”,有落墨为蝇的传说。
(二)
卫协(东晋)
(三)顾恺之(东晋)
字长康,小字虎头。东晋画家。精通诗文书画,时称“三绝”。擅长画肖像、历史人物、道释人物,禽兽等等。
他重视表现人物精神,尤重眼神的描绘,认为人物画中形体的美丑对绘画的意义不是最重要的,而传神的关键是描绘眼睛,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他还善于以绘画的语言刻画对象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以微小的细节衬托人物的个性和风貌。
他传世的作品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他为瓦棺寺绘的《维摩诘壁画》被称为“瓦棺寺三绝”之一。
顾恺之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传世的画论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提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重要论断,对中国画创作及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史箴图》
该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它据西晋张华的文学作品《女史箴》而作。《女史箴图》人物刻画生动,是了解顾恺之绘画风格的可靠依据。
该画在内容上,全画分十二段(现存九段),描绘了贵族妇女生活的片段,意在向宫中妇女讲解和规劝封建道德规范。
《女史箴图》局部
在技法上,注重用线型来创造绘画的形象。线条连绵不断,悠缓自然,体现出丰富的节奏感,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地”,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的境地。
《洛神赋图》
顾氏的代表作品,据曹植《洛神赋》而作,描绘了一个浪漫而伤感的爱情故画。
《洛神赋图》
该画卷以故事发展为线索,分段将人物故事情节置于山川环境中展开,人物间的情感主要依靠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的巧妙处理表现出来。画中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还,表达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情意,体现了顾氏“悟对通神”的艺术主张。
画中用笔细劲古朴,如“春蚕吐丝”。画中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上,无一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山川树木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征。
《烈女仁智图》
顾氏的代表作,是据汉代刘向《古烈女传》而创作,描绘历史上有智谋、有远见的妇女形象。
《烈女仁智图》
全图勾线循忽超逸,富有节奏和韵律感,衣褶处用晕染强调质感,并通过人物的眉、眼、嘴的微妙差别及身姿动态的描绘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情节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