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一方通行的前传 前日谈 一.学园都市的建立

前日谈 一.学园都市的建立
学园都市的发展历史非常有意思。
看着一个独立的真“国际”都市光明正大占了一个主权国家首都的三分之一,各位不觉得奇怪吗?
尚未成为学园都市领袖的。亚雷斯塔•克劳利于一九四七年在英国被重伤,所幸被年纪轻轻但就号称“冥土追魂”的医生所救,捡回一条命,带到日本东京修养。
然后,简述当时日本的情况吧。
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百废待兴,幸而冷战时得到美国的各种援助,迅速发展。在二十世纪十八到十九世纪时,因为各种复杂因素,美元的大规模贬值,这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老大掏出他们惯使的伎俩——以邻为壑,这就导致了日元的大规模增值,而那时日本因为国内政经稳定,社会发展迅速,迎来了继六十世纪后,又一个大发展时期,人民盲目投资入股,房价飞升,巨大的“泡沫”就此撑起。在九十年代末,随着日本政府对经济的一次宏观调控,泡沫就此破裂,银行信誉一落千丈,全社会经济彻底萎靡,日本史称“平成大萧条”。
遇到这种很崩溃的状况,日本从二十世纪以来,一贯的解决方式非常不光彩——对外扩张,将矛盾引向国外,但在当前这种以“和平和发展”为主流的环境下极其不现实,何况以前受过欺负的国家现在都一个个把刀磨好了等着你来送人头,好一雪前耻呢。所以和韩国当年一样,日本当时第一个反应是向国际组织求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复兴开发银行这俩一个提供短期贷款一个提供长期贷款的当然是首选,但是,随着美元的主导地位衰落,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两个哥们儿向眼巴巴的日本亮了亮空空如也的腰包,带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摊开手——不好意思,爱莫能助。而当年的父上美国就更不靠谱了,这祸水不就是他老人家笑盈盈给你端来的吗?再加上之前日本国内掀起的一波“赶超美国,争做资本主义世界老大”的思潮,更加是雪上加霜。至于社会主义阵营……不提。
所以,在大萧条时期,日本政府可谓是焦头烂额——先得安抚哭爹喊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银行老爷们,又必须每天每夜处理气势汹汹的人民群众的基本诉求,还要忍受政客们(尤其是在野党)一副事后诸葛亮的冷嘲热讽,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高层们思量着现在辞职还有没有养老金五险三保的时候,一个突兀的消息从东京东部,一个由长得像青蛙的医生的小诊所内,没有痕迹地流传出来——一个超超超有钱的阔佬,宣布为了给日本经济救急,也为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促进全人类共同进步,天价购买东京东部也是全城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地产,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命名为“学园都市”以表达这种矢志不渝的决心。而且,他还很大度的表示,如果日后日本政府可以掏出符合这个发展到一定地步的学园都市的价格,他可以无附加条件地将其成果以及土地一齐归还。
日本政府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气炸了——你丫还嫌老子事不够多还得火上浇油添乱是不是?咱大日本国的首都,岂是你每平方米十四盎司黄金就可以……可以……
无语了,彻底无语了。
嘛,各位可能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那么现在拿出计算器跟我一起来算算这笔账。
东京都总共大约2188平方千米,而这个阔佬要购买的三分之一大约726平方千米。
一盎司等于28克多一点点,这里约等于28克吧。
现在请大家拨动按键——726×1000000÷28÷1000000×14=363
OK,363是黄金大约的吨数,那么这是个怎样的概念呢?我们来看一眼数据,美国2017年的黄金储量约是8000吨,363吨约摸是它的百分之五,似乎并不是很了不起。但是,这其中有亚雷斯塔很深很深的考虑。
首先,他知道,在日本经济危机的时候,现在各种各样的货币已经相当不靠谱了,升值渐冷的日元不可取,而早就一路贬值的美元也不靠谱,所以,他拿出的是古今价格变化都不大的贵金属——黄金。其次,亚雷斯塔在日本待近五十来年,已经对这个国家的人尤其是政客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在这种火烧眉毛下一步就接近政府关门大吉的地步,会和以往对外侵略一样,采取一些稍偏激的行为,比如说变卖首都的土地。最后,亚雷斯塔的售价是每平米14盎司(是现在北京五环以内房价的一点五倍),也是明明白白的告诉你——28÷4=2,怎么样好算吧?是不是让你们理解下很容易嘞?(滑稽)
不出所料,政府的门槛差点被络绎不绝的人踩平了:银行家们争着嚷着要求政府立马答应,以增加银行黄金储量提高信誉;群众代表则诉说老百姓们急需提高生活水准,在这里那个阔佬显得很人性化——京都东边的住户们不仅享有363吨黄金之外的高价补贴,而且已经安置好了住房;并~且,一个白皮肤高鼻梁的歪果仁也走了进去。
美国外交官。
当然啦,对一个主权国家干这些似乎无法容忍的事情,亚雷斯塔还非常高明的关注了国际时局,非常精确地把控了老大哥美国的心理。
行啊,你小子日本前不久不还横得要把老子踏在脚下当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吗?害的被我砸了一个马歇尔计划的北约都有些动摇了,现在再牛逼一个试试啊?也趁着这个机会在你政治中心来那么一梭子,看你心不心疼!
是的,美国已经不把日本看成那个当年挨了一顿毒打,只会抱着自己大腿喊爹的小屁孩了,这种顾虑的确促使美国在除了驻扎军队给日本以外,再采取一些似乎事不关己的小小手段,况且学园都市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眼不眼熟?)很和他老人家胃口,再者,苏联已经解体,但美国的霸主地位反而受到了自家资本主义阵营的动摇,而且经济小滑坡的情况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的确要再制造一个新闻来转移目光了。
就这样,学园都市是否建立就在各方规划下,上了联合国安理会的日程表。
刚从苏联臃肿身躯中走出来的俄罗斯先表示反对,严词指控这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挑起的一场处心积虑的事端,意在继续在亚洲布置棋子,针对已经蜕变为资本主义的俄罗斯。
英法两国在此半推半就,对学园都市仅仅是好奇,但也掺杂了很多期待,希望看看这样一个全新的体制会给现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带来怎样的影响。
最后一个常任理事国则保持了出奇的沉默,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它在某些方面显示出极其沉着,未对此没有任何表态,一副中立的模样。
至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态度,这里不一一列举。
在这个进程中,俄罗斯理所当然地拿出了它作为常任理事国的底牌——一票否决权,在投票时,亚雷斯塔有些落寞了:千算万算没想到美国还会这么公开地进行学园都市的决议,以这种形式来进行学园都市的裁决,本来就是日本本地的事情,悄没儿声地自己解决不就好了?事后在慢慢用所得的利益填满那些不满意学园都市的嘴巴就万事大吉了,搞得这么大场面,还真以为自己是世界老大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所以~常任理事国投票的结果自然是:
三票(美英法)同意,两票弃权。
纳尼?!
后话
Hello 大家好,我是笔者朴素的犀牛。
呐,今天是学园都市的前日谈,也是借用一方通行的前传好好跟着小牛理解一下学园都市这个“国中国”的建立吧,预计要写四五节,下一节就要说说俄罗斯到底是怎么弃权的了,要写的有模有样,而下下节的话……不知道这种政*治敏*感话题审核君让不让小牛过啊。
这一节对于历史也是有一些扭曲和夸大——比如说日本的那场泡沫房价危机,其实没有那么严重,而各国对此的态度也有很大艺术加工,如果实在要和小牛讨论历史……告辞,俺还是不够专业啦。
再说亚雷斯塔是47年被英国教会击伤,原作小说估计是让学园都市在50年前后建立的样子,这里笔者稍稍改动,弄到了90年左右,这样除了更好契合学园都市科技发展程度外,还能让一个大家都倍感关心,且在上文中出现一次的国度在国际舞台上搞一搞事情。
就酱紫吧,下一节——嘿,俄罗斯成教!

猜你喜欢